以下文字源自公众号Cristiana进行时,大家感兴趣可以关注哦~
自从有了写文字的小火苗之后,终于懂得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四个字背后的坚实力量。虽然也没什么人读,但总觉得是有意义的。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艰难地想过,(可能我比较容易焦虑),很多次深夜,我都会这么问自己——
如果我成功地考下了某个证书之后,我会有怎么样一个心态呢?
如果我成功地换掉了一个自己想象中喜欢的工作,我会怎么样呢?
我还会坚持做什么事情吗?
我还在享受什么吗?
但是我的答案是,我不知道。我不确定。我是不是有些太多想了,或者说,如果我继续以这样的状态生活,可能不能做到 “三十而立”,自然也就不能“四十不惑”了吧。
我并不惧怕多少年纪的到来,因为“到来”也只是那一个时间点的事情。那一个时间点之后呢?是未知的。我试图从未知的困惑中找到一个可以确定的东西,可以掌控的东西。
那想必就是文字吧,把不成型的文字,用200%的真诚,组织成一篇自己独有配方的佳肴。
最近在日常中发现一个问题,但我智识有限,还没有想到一个办法去扭转这个问题的乾坤。这似乎是一个问题,但是我解决不了,这似乎又不是一个问题。
有一次在逛超市,我和弟弟正在挑选毛巾。一堆堆毛巾陈列在我们眼前,像戴着标签的选美选手。有一个毛巾品牌叫什么来着(你看我现在都没记住),旁边就放着一个毛巾大品牌“洁丽雅”(当然没有要打广告的意思)。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毛巾品牌想引起我们的注意力,手感触摸差不多,甚至花色也相差无几,但是竟然比这个大品牌贵了个五毛钱。在价钱几乎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我当时脑子都没过直接选了洁丽雅。
当时我心里就在嘀咕:这是什么货色,怎么这么贵,卖得出去吗?就像你有找人倾诉的需求,现在你边上坐了两个人,你挑一个就能实现这个诉求,一个不熟络的高冷姐姐和一个一起长大的高质量同学给你选一个,你会选哪个。
也可能,你会选一个陌生人讲讲,这样也是不失为一种尝试和安全。
我当然选后者啊。同样,出于品牌、目前信誉考虑,我把手放到了大品牌那边。于是拎起几条洁丽雅,正准备往下一个商品的“后宫”。
然而我弟站在那里,悄声说,“给创新的小微企业一个机会啊。”
我反倒愣住了。我明明是懂点经济学的人,口口声声痛骂那些该死的涨价大巨头,却没有在支持小品牌上以身作则,正好打脸。的确,大品牌限制了小品牌的正常市场竞争。但是每个品牌都会经历从小到家喻户晓的过程。只不过,这个信息不对称、资本叠加、渠道为王的时代,小品牌如何制造机会让自己脱颖而出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是不曾主动思考过的。为了写这篇文章有过一些畏难情绪。因为要动脑子、花心思。但因为最近在看一本书——《站在人生边上》,杨绛老先生在104岁高龄的时候还在坚持自己想做的事情,还在为“想不通甩不开”的事情而寻寻觅觅找书看——“从读过的,到未读过的,手边有的,请人借的”来让自己的思想和文字更通透、更有价值。这就是我学习的榜样。于是我开始着手写这篇短文了。我要对这个问题有所涉猎,对这种现象给予自己的思考。
这个问题的解答估计得从成因说起,就是为什么我们买东西会偏向大品牌。但我并不想和大家说一些百度也可以查出来的那些“知识点”,毕竟科学知识根子上来说还是枯燥的。就像我,背地里已经写了整整一千字来说明“大品牌是什么、为什么人们会买大品牌、为此小品牌应该怎么办”,但是我打这些字的时候,眉毛一直是皱着的——我觉得写这些东西没有意义,仿佛是期末考试要准备背诵和梳理书本里的知识点。
总的来说,选择品牌是人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本能——解释它们是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干的活,我不能和他们抢饭碗(能抢就暗搓搓地笑了)。无非就是随大众、图方便,或者虚荣心罢了。于是我摁下了“Ctrl+A”键,然后“Delete”——清除了原来写着的大而正确的“经济学知识”。刚好又在前些日子,我神似“发神经”的举动很完美地诠释了为什么。身体就是这么诚实,且有默契。
夏天到了,但是家里的风扇很应景地坏了。虽然有空调,但是风扇也是必不可少的小家电。
于是我就想着添置一台,但是市面上有那么多的品牌,比如美的、格力、艾美特、海尔等等,还有一些海外品牌,他们那些品牌下还有很多款式,什么落地扇、循环扇、电冷扇、塔扇等等,一个个抢着在你的面前出现。我性格一向纠结,想添置一台价钱合适、风力温和清凉的风扇。于是发了个神经,边选购边还做了详细的Excel表格,记录了价钱、风力、送风距离、空气搅动的速度,之类的商品性能,还咨询了同事朋友,这么“小题大做”之后,我试图买到“性价比”最高的电器。
最后筛选出来的第一名是一个我国的一个小众品牌,第二名刚好是艾美特,第三名是日本进口品牌。
我应该选第一的那个小众品牌不是吗——不,我没有!
考虑到安全性能和买家数据,我还是选了国产电器大品牌艾美特。看,不管自己内心怎么理性,真正做选择的时候还是会惰性地获得四平八稳的产品。大品牌意味着大众意识,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他的商业策略和产品定位更加契合市场的接受度,是大部分人性格的隐性体现。
小众,则意味着个性、特立独行和主见。
(注意,我说的小众不是山寨的小众,而是原创的小众)小众可以在有市场接受度的前提下,做出一些个性化的设计,体现出“我和你们就是不太一样”的创新。但是小众意味着达不到规模生产,单件的成本也比一般产品要贵,所以在品质上,更不可以掉以轻心,反而要用200%去做。现在95后00后已经非常的有个性意识了,他们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购买自己喜欢产品的最高价。可以说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更容易发展小众品牌了。
那么我的问题是什么呢?
明明是支持鼓励小品牌持续创新,但是大众有时候往往是最稳妥的选择。大众一方面可以代表平民的大众,一方面可以代表上流社会主流的奢侈品。当然小众也一样。
我隐隐感觉(我说不清楚的感觉),除了劣等品和山寨品之外,大众和小众之间似乎有中间夹层。在资本扩张的市场,在夹缝中生存的夹层的权利应该如何得到保障呢?他们最终去哪儿了呢?
杨绛先生说过, “据说,一个人在急难中,或困顿苦恼的时候,上帝会去敲他的门——敲他的心扉。他如果开门了,上帝就在他心上了,也就是这个人有了信仰。一般人的信心,时有时无,若有若无,或是时过境迁,就淡忘了,或是有求不应,就怀疑了。这就是一般人的常态。没经锻炼,信心是不会坚定的。”
我常常笑我自己,可能适合做一个研究光怪陆离的人,经常想一些有的没的、脱离实际、形而上的东西。但我觉得这是大部分人在某一个阶段都会有的正常阶段吧。只不过我这个阶段这个想法来的有点晚。不过还好,这个想法还能持续几十年,说不定还能吭哧吭哧活到建党200周年。如果在有想法的几十年里,或多或少有点成绩,何况对于平凡的我来说,在这个差异极大的小小地球里头,就不虚此行了吧。
也许我们改变不了自己的剧本,那么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还挺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