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东北孩子,是见惯了雪的人。可今天无锡的小伙伴邀请去南方打雪仗了,在北京的我,还片雪未见,莫名的觉得失落了,狠狠的责备一下北京今年的冬天太不像样子了。
还记得小时候,每次下雪,早晨起床,门都推不开,被大雪堵住了,老爸会唤我们几个速速起床,完成扫雪任务,要不想吃早饭是不可能的。
扫雪中,哥哥和弟弟干的多,他们比较有力气,我和姐则滥竽充数,可对我爸来说,一个也不能少,要不他会失落于他的权威!我和姐一般会在参与扫雪时,堆个雪人儿,这是极其有成就感的一项活动,我喜欢和绵绵的厚厚的雪纠缠,我来滚三个大小不一的雪球,姐负责把三个雪球修整成下身,上身和头,三个雪球经过姐的修整和搭建看着和谐又顺眼,拾来老爸的酒瓶盖做眼睛,取来老妈窖藏的胡萝卜做鼻子,捡来两个树枝插在身体两侧做手,再给他们带上帽子,围巾和手套,一个雪人儿就这样活灵活现的站在眼前了,不一会院子里就会围满了邻家的孩子们,大伙儿围着雪人儿各种玩和耍!
小时候玩雪根本不用等的,随便园子里或田地里都是厚厚的硬硬的积雪,我们才不屑玩打雪仗呢,那是见不到或者少见雪的孩子的乐趣。约起三五好友,各自从家里拿来可以做切割的工具,搭雪房子,一米多深的雪地上大家开始规划各自的家,抠门的抠门,掏洞的掏洞,一会儿房子雏形就出来了,接下来开始装饰新家,用一个个大方雪块刻成电视机,桌子,座椅等等,把稻草铺在地上就是床啦,用罐头瓶和蜡烛做灯,一个新家就这样建成了,小伙伴们把从家里拿来布娃娃,锅碗瓢盆一一摊开,过家家的游戏了即将拉开帷幕!这是所有女孩子都喜欢的游戏呢。那个时候一玩就是一整天,也不觉得冷也不觉得饿!
可最近几年家乡的雪也小了,少了,院子里的雪虽还是堆积着,孩子们堆的雪人依稀可见,可田地里大片厚重的积雪却不见了!
来北京后,看雪几乎成了奢侈!是呀,每年也就下那么一次半次的雪,想寻来雪的踪迹自然是不成形的,据说前几天下了一次0.1毫米的雪,是的,是0.1毫米,如此的数据我没见到雪的影子也不足为奇了吧!
在北京想看雪是可以去近郊的雪场的,多数雪场都是人工造雪,雪虽是雪的样子,可没了雪的清透和晶莹,没了雪的绵柔和厚重,城里长大的孩子根本不管这个,这是他们见过的或者唯一能够亲近的雪了,于是也就开怀的玩着!愉快的打雪仗,或者随便找个坡儿就滑起来,自也是不亦乐乎的!看着这些愉快玩耍的孩子们,突然想我的小伙伴们了。他们是否和我一样在追忆着雪人,雪房子和过家家呢?
曾经的小伙伴们都长大了,都已成家生娃,看着自家的孩子玩耍了。透过飘落的雪花,你可看到曾经我们徜徉在雪的海洋里,我们不打伞,我们越走越远,我们朝向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