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5这也许是史上最中肯的投资建议

加餐 | 这也许是史上最中肯的投资建议

许多年前,我被一个类比惊到头皮发麻:

想象一下,有一家银行,每天往你的账户充值 1440 块钱…… 如果你觉得不够,对不起,就那么多;如果你竟然没花完,对不起,第二天虽然还会给你再次充值 1440 块钱,但前一天没花完的清零…… 在这种情况下,你的最佳策略是什么?

还真有一家这样的银行,也不知道是谁开的…… 它的名字?—— 时间。每天只有 1440 分钟,管你用不用的完呢……

那一刻,最令我震惊的其实并不是这个类比本身,而是我自己对自己状态的反思:

为什么一用金钱类比,我就马上进入另外一个状态了呢?

进而,我被颠覆了:

我一直以为自己不是那么在意金钱的……

可现在这个类比明晃晃地(甚至感觉是“血淋淋地”)证明给我看,我骨子里就是很在意金钱的……

开始自卑:

原来我并没有自己所想象得那么牛X(或者清高)……

痛定思痛:

哦,可能许多人都和我一样,被自己的幻觉耽误了……

重拾自信:

那,如果我能够平静地接受这个事实,岂不是比绝大多数人都强了?

许多年来,这个过程成了我自己检查自己是否进步的有效标杆,因为所谓的进步,其实并不是从傻X变成牛X的过程,而是从愚蠢变得不那么愚蠢的过程 :

我蠢但我不知道,甚至知道了也坚决不肯承认!

我知道我蠢了…… 开始思考什么才是不蠢呢?

在终于迈出了一步之后,发现自己没那么蠢了……

在投资这件事儿上,我的幸运在于:

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自己在这方面是愚蠢的……

但也不会因此自卑:

这个技能根本就不可能通过遗传获得天分,所以,大家都一样的,都很蠢,区别只不过在于自己知道不知道而已……

自己知道自己什么样,很可能是这些年来对我帮助最大的最核心的品质。例子很多,随便举一个最关键的:

我知道我的愚蠢并不会因为自己手中的资产增值而自动减少。 

从 2011 年春天开始,到现在已经进入第 7 个年头,我的“这一辈子”到了最后一年…… 这个过程中,我见识了五次牛熊,观摩一次,亲历三次,现在正在经历第四次。我见过太多太多的人把自己的智商挂接到资产价格上面,涨了就以为自己更聪明了…… 跌了呢?跌了就不敢相信自己更愚蠢了,于是开始失态,要么大喊理想信仰,要么破口大骂或者干脆胡言乱语……

正确的投资决策,并不自动保证收益为正,更不自动保证收益为正且倍数很高…… 因为这世界并不一定给你正反馈,更不可能一定马上给你正反馈 —— 虽然你可能是对的。

在这种情况下,一切的讨论都是无意义的 ,因为人们在讨论中所传递交换的,百分之九十九都不是事实 ,几乎百分之百都是看法 …… 人们的看法有什么意义呢?在投资领域里,一点意义都没有,即便有,也是负面意义:

这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在投资上都是失败的,你若是愿意跟他们交换看法和意见,只能说明你也是其中之一……

这就好像父母离婚之后告诉孩子如何维系一个幸福家庭,无论作为父母如何出于好心都没用,因为他们传递的,从根上就是错误观念导致的无效感悟。

合格投资者真正需要的,只有事实。 而事实这个东西,就放在那里,如果你看不到,只能怪你自己,怪不得别人,也怨不得社会。反过来,少数清楚地看到的人,更清楚地知道事实本来就在那里,用不着自己四处宣扬,看得到的人自然会看到,看不到的人给他多少个近视镜、望远镜、显微镜也没用……

不懂的就不要买 —— 这可能是对所有投资者的最优质建议,不仅是我自己坚信的正确答案,也是人们听到之后也不觉得是敷衍的答案,事实上也的确一点敷衍都没有。

如果你买入了你自己并不懂的东西,它跌了你会害怕,它涨了你还会害怕 —— 以后你必然有所体会的…… 毋容置疑,恐惧是最折损人生幸福感的情绪 。你买入了你自己并不懂的东西,它跌了,你损失惨重,它涨了呢?别天真了,别以为它涨了你就自动“升仙”了……

我是新手小白,无意中参加了量子链 ico,一下子翻了几十倍,可惜自己在 30 的时候就抛了 90 个,现在还有一些,过了几个月竟然这么吊,我一下子就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感觉,又是借钱又是刷信用卡,现在炒币全赔,比如 2.6 入的bts,一万五千块钱,1.8 抛了,后来赔了 5000 块的量子,2800 买的 eth 现在跌成狗,还有被套的公信宝 36 入的 300 个,sc 七千个,0.9入的,参加了几个 ico,有医疗链 1 个 eth,populous 5个,insurex 15 个,tezos 一个,eos 1.5 个,还有一个国外的项目我投了 1 个,投完后自己都不知道在哪找了,现在行情又这么差,我该怎么办,各位……

这并不是什么“新闻”。2013 年海淀区创业大街上的车库咖啡里,同样的事情发生了无数次…… 2011 年 bitcointalk.org 上,一模一样的事情也发生过很多很多次…… 牛市里也有很多赔钱的主,你信不信?不信的话,只是你没见过而已。

我算是进步比较快的,但依然心存恐惧,你知道我怕什么吗?

我怕的是我以为自己懂了,可最终事实证明我其实并不懂……

虽然我知道恐惧是折损幸福感的,但我也知道这是我能体会到的最终极的恐惧,我是不可能摆脱它的,对于摆脱不了的东西,就只能适应 —— 正如这么多年我依然摆脱不了自己的“课前恐惧症”一样。

文章开头的那个类比,给我另外的一个震动,到今天还在发挥作用,并且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如果真有这么一家银行的话,反正每天都会清零,所以有账户的人一定要在清零之前用足…… 也许还有另外一家银行,不是按天算计的,是按一辈子算计的…… 到最后一天,清零 —— 更狠的是,没!有!下!一!次!了!

所以,钱这个东西,赚不到就算了,赚到了就得花完…… 可消费能力不够怎么办?只能去投资,也许在生命清零之前把钱投光了才是最佳策略,我猜。


今日得到:

1、所谓的进步,其实并不是从傻X变成牛X的过程,而是从愚蠢变得不那么愚蠢的过程 :

我蠢但我不知道,甚至知道了也坚决不肯承认!

我知道我蠢了…… 开始思考什么才是不蠢呢?

在终于迈出了一步之后,发现自己没那么蠢了……

2、在投资这件事儿上,我的幸运在于: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自己在这方面是愚蠢的……

但也不会因此自卑:这个技能根本就不可能通过遗传获得天分,所以,大家都一样的,都很蠢,区别只不过在于自己知道不知道而已……

自己知道自己什么样,很可能是这些年来对我帮助最大的最核心的品质。

3、我知道我的愚蠢并不会因为自己手中的资产增值而自动减少。 

4、正确的投资决策,并不自动保证收益为正,更不自动保证收益为正且倍数很高…… 因为这世界并不一定给你正反馈,更不可能一定马上给你正反馈 —— 虽然你可能是对的。

5、人们在讨论中所传递交换的,百分之九十九都不是 事实 ,几乎百分之百都是 看法 …… 人们的看法有什么意义呢?在投资领域里,一点意义都没有,即便有,也是负面意义

6、合格投资者真正需要的,只有事实。 而事实这个东西,就放在那里,如果你看不到,只能怪你自己,怪不得别人,也怨不得社会。

7、不懂的就不要买  —— 这可能是对所有投资者的最优质建议,不仅是我自己坚信的正确答案,也是人们听到之后也不觉得是敷衍的答案,事实上也的确一点敷衍都没有。

8、我算是进步比较快的,但依然心存恐惧,你知道我怕什么吗?——我怕的是我以为自己懂了,可最终事实证明我其实并不懂……

9、虽然我知道恐惧是折损幸福感的,但我也知道这是我能体会到的最终极的恐惧,我是不可能摆脱它的,对于摆脱不了的东西,就只能适应 —— 正如这么多年我依然摆脱不了自己的“课前恐惧症”一样。


思考与行动:

1、除了时间这个类比,还有其他什么类比和这个类比有异曲同工的作用吗?自己是如何对待时间这个账户的?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注意力就是金钱,而且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产生价值的一个能力。把自己的注意力和金钱挂钩,让自己1440分钟产出比1440更多倍的经济效益,这样的类比,让自己与经济利益挂钩,产生的状态就不同。

在时间账户上,自己在过去的很多年,就像李笑来老师所说的,无所事事到闲聊到要找事情杀掉时间。当自己把关注点调整到成长上面后,发现自己的时间真的不够用,也开始学习调整把时间和精力挂钩,把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能尽快的提升自己的成长速度,提高自己的智商。

目前自己在时间管理这一块,波动还比较大,1440分钟还没有充分利用起来,有时候串联的事情,还会做成并联。情绪低落的时间会比较长,自己要学会短时间内就激情满满,满血复活,成为一个打不倒的小强,把每天都公平的时间账户充分利用起来,把关注点都放在自己的成长上。

2、自己对于什么事情比较恐惧?对于恐惧的事情,自己应该如何做才是正确的态度?

对于自己未知的未来和自我的清晰认识是比较恐惧的。我很多时候是很贪婪的,本身的能力达不到高度,不承认是自己的无能和无奈,;在对于未来的时候,也没有保持足够的耐心,没有用活在未来的态度,去面对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前进。合格投资者真正需要的,只有事实。所以,在投资自己的成长之前,我要座清自己的事实,把自己剥离的一清二楚,以自己最基本的事实进行学习和成长。

对于未来,自己要用活在未来的心态,走好现在每一步的态度,认真的进行自己价值观,方法论的投资。在专业的技能上面,做到一块突出能力的培养,其他多维能力以技能为主的方向学习,有主次之分,分清楚什么最重要,什么次重要,对于自己能力范围达不到的事物,用学习能力学会从书本收去学习,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逐步提升到自己我教育的境界。

对于恐惧的事情,自己首先要知道自己恐惧什么,再针对恐惧的事情,从书本,课程,文章中学会找到方法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一步一步的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到 自己知道自己不知道,再到自己知道自己知道,最后自己知道后去办到。这个过程注定不容易,因为曾经懒惰了30多年,突然要变成这么勤奋,脑袋和身体都会有一个适应期。但是,目前最好的投资就是自己,别无他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