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很多有关职业困惑的留言,公号后台简直变成了“职场诊疗室”。
实话说,半年多前,我应该还是那个寻求帮助的人。但,当我停下来,开始给自己做系统的梳理,也试着给别人做一对一咨询的时候,很多困惑慢慢解开。
今天,我跟你一起,梳理、拆解一些,司空见惯的概念,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先po出一个读者的留言吧。她的案例非常典型。(真实姓名已抹去,暂且叫她琳琳)
(以下为图片,点击查看更清晰。)
01 喜欢 vs 擅长——你喜欢的一定是你擅长的吗?
羡慕大多数90后,他们可以说出,我喜欢什么。
做为一个应试教育下只知道学习,童年生活无比乏味的80后,我小时候最讨厌的作文题目是:我的兴趣爱好。
因为,我没有。
是不是很可怜。
所以,我非常羡慕别人有 “喜欢”“感兴趣”的事。就像案例中的琳琳一样,她能明确自己对于收工和家居的兴趣,而且几乎愿意因此开始创业。
即便不作为职业,这项爱好,也一定让她的生活非常有趣。
那么,兴趣与喜欢,真的就是你的优势和特长吗?它优势到让你比普通人做得好,并且可以用来赚钱,成为职业吗?
很遗憾,大多数时候,并不能。
我并不知道,琳琳在微景观手工这方面,是否已经做出了案例,还是仅仅停留在想象的喜欢、自嗨的意淫中?她的能力是否可以hold住这个兴趣爱好,让她轻松超越50%平庸的竞争者?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
所以不要急于做判断,至少,实际地去做出哪怕一件事情吧。
我不太懂她的这个领域,但是,去看看行业的现状,领域内大牛的水平,找到证明自己优势的方法,稍微做个论证和评估。——这应该是一些基本的功课。否则,是不是太冲动?
“喜欢”到“擅长”自我论证的路上,一定有很多人懒得尝试去做;一定有很多人做到一半发现能力欠缺,一定也有很多人发现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只能算是票友级别。
那么,剩下的那些快速发现自己喜欢且擅长,能不怎么费力就可以做得比一般人好的人,大概可以尝试,靠这个来谋生了。
可能有些人会说,你这也太功利了吧?别忘了,前提是琳琳想把爱好变成事业啊。
如果你只是希望停留在爱好,那自然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
02 我想做 vs 我能做——轻松做到的你不屑,渴望的却够不着?
琳琳在现在的实习单位做得很好,效率高,脑洞大,马上就会顺利签约。所以,我猜她能轻松hold住这份工作。
但,她并不喜欢“心理学”这个领域,想去做喜欢领域的自媒体。我猜,后者对她来说并不轻松,否则她也不会给我留言求助。
“我能做”与“我想做”产生了矛盾。
我在百度的时候,有一次换到一个新产品线。第一次跟负责人聊。
我秉着“工作就是给公司提供价值”的观念,列举了很多“我能做”的事情。
听完之后,他只问了一个问题:那么,你想做什么?
我突然愣住了。
他接着追问:在我们做的这条教育类产品线上,你有什么梦想吗?你有什么愿景吗?
我没有答案。
“想做的事情,能带你走得更远,前提是,你能做的事情,我毫不怀疑。”——就是这句话,让我有了一些改变:从一个好好学习,认真工作的好员工,变成了一个“有点思想”“有点想法”的,人!
那一年,我29岁。
“我能做”与“我想做”并不矛盾,也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
如果让我重新来过,我会希望自己在工作的第一天,就不要丢失了对“我想做”的渴望,保持心中火焰,但依然认真对待每一天的本职工作。
如果给琳琳提建议,我会鼓励她去追求自己“我想做”,但希望她至少充分论证,有准备,甚至曲线救国,总之,不要急。
03 稳定 vs 冒险——稳定了你嫌枯燥,给你挑战又不敢接?
我一个大学同学,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做文职。工作到第8年,突然被调到人事部门,一个不大不小的官。
算是升迁,但她却不轻松:hr的工作我屁都不懂啊,没经验没人脉,空降,而且,接完以后肯定要忙成狗,我家娃谁来陪?
在这之前,她才刚刚羡慕完我从百度辞职后的“自由职业精彩路”,抱怨自己一成不变被时代抛弃。
稳定了你嫌枯燥,给你挑战又不敢接——这真的是世纪难题!
没有彻底的怂包,也没有专拣困难上的人,大多数人处在这种焦灼中。
我也没有答案。
但,我是这么思考“稳定”这件事情的:
我一般会往远看。
如果人的职业生涯是40年,那么,8年,只是前1/5。它能影响整个职业生涯?在1/5的时候就谈稳定?是不是太早了点?
很有可能,2057年,40年后,我跟她都70岁了,退休。发现她是在某单位人事主管的位子上退下来的,那这8年,几乎就是个无关痛痒的序曲而已呀。
我不信,你以后的40年,都做现在的工作。
所以,稳定迟早被打破,你迟早要面对挑战。
04 意义感 vs 实干家——工作找不到意义感,干脆堕落?
我是前台,每天登记访客,收发快递,这有什么意义。
我是销售,明明产品质量很差,还要跟客户吹嘘,真没意义。
我是老师,明知应试教育各种弊端,还要逼学生们学习,意义在哪里。
我是公务员,几十年都要在同一栋大楼里,做着同样的事情,人生真灰暗。
我是新媒体小编,每天想一些吓死人的标题,就为了10w+,然而内容空洞,是不是在为社会制造信息垃圾?
——太多人因为种种原因,觉得工作没有意义了。
因此:
有些人,频繁跳槽,去寻找更有意义感的工作。
有些人,一直忍着,随便应付着这无意义的工作。
有些人,骑驴找马,拼命在无意义的工作中找到一些自己想要获取的东西。
工作超过3年的人,都会知道,任何工作都有它的正反面,好和孬。
意义感也是如此。
所以,与其去追求有意义的工作,不如去追求有意义的人生,把工作当成是你探索人生意义的手段,把工作中积累的能力,当作是更丰富世界的敲门砖。
首先把对工作的预期,调整到一个合理的期望值上,然后再站在人生更广的层面去俯视当下的工作。
在更多的领域中去寻求意义感,而不必勒住工作的脖子不放,更不必勒住这一根脖子。
05 赚钱,快vs慢——一份稳定正职+一份高收入兼职=你的理想生活?
我有一个远房表弟,工作一年,做产品经理,前两天兴奋地跟我说:姐,有个私活儿找我,帮别人做产品原型,能赚一万块呢。
我说:你现在这份工作不是很好吗,团队不错,学东西也多,领导也重用你。为什么还要接私活儿?
“本职工作不耽误,业余时间做做兼职,两份收入,这不是挺好的吗?”表弟有些不解。
我只问了他一个问题:那你现在把本职工作辞了,以后的几十年就靠接这种外活儿活着呗,反正做得好了慢慢更不愁客户。
他几乎立马反驳:那还是不行,我还想以后积累经验去腾讯这种大公司呢。
So,问题很清楚了。
一、 不要把自己往low了做,往小了做,目光要长远些。
并不是说做产品外包就很low,而是做外包是拿钱干活的事儿,没人培养你指导你,整体水平不会有大的进步。很快就会江郎才尽。毕竟,你才工作一年而已。
二、时刻明确你的长远目标,每一个小的选择,都不要违背长远目标。
更加专注本职工作的精进,积累系统的工作能力后,往大平台跳。能力,人脉和工资的升级,都远不是一个1万块的兼职,能够比拟的。
06 机遇 vs 选择——为什么机遇好像从未垂青过你?
最近写了好几篇文章,都是关于我的职业生涯和职业选择。很多人说羡慕我的勇气,也有人觉得我每一次选择都稳且准。
看起来,机遇总是垂青我。
但,事情哪有那么简单,且不说我现在还远谈不上什么成功,即便是有些看似正确的决定,也确实有很多运气成分在。
当年获得百度的面试机会,是一个老同事的介绍和内推,是运气。
但前提是,同事期间他了解我的能力特长和职业素养,推荐我,大概不至于让他丢人。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吗?我觉得不如叫:机会留给一直保持努力和认真对待每一件事的人。
因为你永远无法知道有哪些机遇,也无法做定向的准备,所以,任何时刻都保持努力,并认真对待每一次工作,每一次谈判,每一次合作,每一个工作的日常,甚至每一次的危机处理,挑战面对。
所有这些,都是准确清单。
唯“认真”二字。
这6个问题,是大家的留言和各种咨询中,最常遇到的。我试着做了如上拆解。
写完突然发现,我好像属于热爱挑战的保守派。不太会做真正完全冲动的事情,所以,很可能会少一些灵气,少一些随遇而安的洒脱,也因此屏蔽掉一些可能性。
嗯,应该是这样的。
我的想法,难免局限。
所以,请你作为参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