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日更的第32天。
姐姐比我大两岁,在读初一那年,她从学校拿回来一本散文书,我一直记得书的第一篇文章是《野百合也有春天》,具体的内容已经忘记了,从标题大概能想出一些故事。
我热爱散文学的种子也就此种下了。
初中三年,导致偏科,不喜欢学数理化,喜欢笔记本。只要有喜欢的本子,把钱节约下来,收集好看的本子。用来写散文诗,写散文文章。其实,那个时候很自卑,不愿意跟人交流,就喜欢用笔写自己的心里感受。
辗转于湖南读书后,我就渐渐的放弃了记录,也是因为自己的年轻与不坚持。深度爱上散文是在2017年,申请了微博,开始记录我的时光生活,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喜欢拍照。
一边记录生活,一边用相机拍照。
即使在我人生最低谷时,我依然选择书写,写自己的感受,想法,梦想与目标。
之前也有说为什么会坚持日更,这里不在阐述。既然我想开始写,那么我就要接受写得差,不管好与不好,重要的是我在行动,开始学会思考。
也羡慕那些写的长篇大论,有论点论证,我想,那些大都是付出了很多的时间与精力还有刻意练习才有的结果。因此我知道,不用去羡慕任何人,他门收获的成果必定是用你那些安逸舒适的日子换来的。你在刷抖音消耗时间时,他却在坚持刻意练习中。
想起杨绛先生说的一句话:无论人生上升到那一层台阶,阶木有人仰望你,阶上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你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得见真正的自己。
不看轻自己,也不羡慕别人的成就,平视自己,接受自己。做好自己。
日更带给我的好处:
1、大量的输入。因为工作琐碎,导致不能远行,既然脚步到不了的地方,就从作者的文字中,心到某个地方。我开始了阅读,白天时间不够,那句早晨早些起床,趁着孩子还在熟睡,可以安静地看书写作。因为想要安静的书写,我学会了时间管理。
2、提升思考能力。我以前一直是个散漫型的人,不是说我性格个散漫,而是文字书写散漫,散文,散文,就是散。想到哪里写哪里,全文没有紧凑,没有论据论证,就是随意的书写。虽然小学有教写作方法,完全没有用上。后来上了个人品牌的课程,学习朋友圈美学,学写文案,才发现,我的文章真的是自娱自乐,没有一些观点,没有创高价值,没有新知,没有逻辑性,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我不能假装没有看到。开始告诉自己慢慢来,学着去写观点类的文章,慢慢培养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也就是在书写过程中,脑袋多转弯。
3、强化输出能力。不管写的好与不熬,我都一直在坚持持续写的路上,哪怕有时一两百字也好。这篇文章就是我一气呵成的。标题还有框架都是临时想的,这中间的所思所想,都是通过思考得来的。
所以,不管怎样,开始写起来。好与不好,都是需要时间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