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的原因,被拉入了不少教育圈的微信群。但它们如今已经渐渐变成了广告群。
对于患有社交倦怠症的现代微信人,往往都会在群刚被建立的那几天里叽叽喳喳什么都聊,恨不得24小时全天候有人陪聊。久而久之,群里说话的人越来越少,时不常会有人复制粘贴过来一大段文字,手指要往上划很多次才能浏览完。再到后来,求点赞,求投票的链接纷至沓来。也有直接扔上来一个二维码的,这些个二维码很少甚至几乎没有是关于教育的,都是各路人士的自媒体或者软广平台或者代购、微商的个人微信……
到后来,这种求关注的行为慢慢地演变成了求人办事的风格,哗啦甩上来一个红包,然后继续换汤不换药,求关注。并且红包是那种人均2分钱的红包,还不抵流量费呢。
那天有个不怎么在微信说话的好友私戳我,发来一个链接,说是她外甥参加一个什么比赛需要投票,投票成绩占一定的比重。我心想:不就是个投票吗,点击提交一下不就完事儿了嘛。我就回了一句:好哒,祝顺利!然后点开那个链接,发现所有候选人前面的勾选框都是灰色的,根本点不了,我继续往下拉,在页面的最后,有一行特别大的字:请先关注本公众号,才可参与投票。
我相信这不是这个好友为了给公众号骗粉丝的行为,她是真的想为外甥拉拉票,所以我关了注投了票然后又取了关。手机锁屏以后,我想,主办方组织比赛无可厚非,让人投票也是正常比赛环节,但是这种“流氓”骗粉的行为我就不高兴了!
还有一种“求关注”的行为,现在比较盛行,就是需要你在朋友圈分享二维码,并且截屏然后发给群管理员,然后通过认证之后才能把你拉入群,是不是你们都干过这事?其实我也干过,但我会鉴别这个群的成员质量和活动组织的质量,如果群活动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参与群里的讨论真的让你有所提高有所收获,那二维码就分享的很有价值,让朋友圈里的朋友也能从中受益。
比如之前加了一个写作群,还有一个读书群,这两个群的质量就是那种比较高的,管理员真的是通过定期举行活动和末位淘汰制,保证了群成员围绕群主题的参与度。
所以,我主要是想说,在自媒体泛滥的今天,我们能不能不用“流氓”手段,而真正通过内容和服务赢得粉丝的认可,让他们心服口服地关注你,还每天盼着你更新?
你的内容是不是真的能够帮到读者?
你的服务是不是有良好的客户体验?
多围绕这两个方面做做工作,真的比到处发“这是我的公众号,求关注”要来的容易和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