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在都市中,对于这几年的互联网普及的效率我是感同身受,从网吧里走出来,我已经走向了一条独立过活的生活轨道,没有父母亲的唠叨和劝解,我始终一个人,事实上我出来也就半年而已。
以前的我沉迷小说,但是我是一个喜欢钻研又没耐心使劲钻的人,我总是在观望,小说里的世界和我所认知的世界有了很大的不同,我渐渐对小说套路感到不快,因为这确实已经毫无快感了。
我至今仍然记得贴吧的某张图片,上面是大概是这么写的“如果当连手淫都失去快感时,那么你确实是废了”
于是我开始思考,这是个费神的过程,在等公交时,我不再低头看手机,只是默默发呆看着窗外,我废了心思去追求的小说,却完全没了兴趣。
但我没有失落,或者是换一种物品和娱乐继续沉迷,我开始想将这个兴趣变成工作,于是我开始写小说,泡论坛,逛帖子。
这里产生思考的起点源于新闻里对于网络写手的描绘,这使我产生了很容易便能工作,生活的错觉,我想,无论如何都要成为一个小说作家。
当然,实践过程,我简单点写出来。
开头两个月,我开始接触网文的套路,和各种教程,自以为已经触碰到了网文的核心了,但一方面,我自己仍然处在对这份工作的风险评估中,我在第三个月才开始动笔的,那时我开始画草图,构建世界,主角,配角名字,怎样才能酷炫,世界怎样才能丰富,实际写的时候,我自信这是自己独一无二的描写方式,但是,写完一看,我才发现,这个就是个屁。停笔了半个月,读了关于网文的各种解析,我觉得,构建一篇小说很大程度上已经可以写出一篇论文了。也许,是自己要求太高了,也许我没那个阅历吧,一篇小说写出来虽然行文流畅,但是,完全像一个病弱公子在耍一套少林功法,内容空洞,不丰满,完全对读者的g点不痛不痒。
还好,我是个懒惰的人,所以行动力不足,这才没有破釜沉舟地去写小说,毕竟我不是项羽,到时搞不好比四面楚歌还惨。
现在想来,我那时还是太幼稚了。
我现在倒不是说这辈子都不写小说了,而是我认为,小说其实就是作者讲的故事,有市井小民喜欢的,那么自然也会有小清新和严肃考实派的市场,我不会放弃写小说,与其现在进行徒劳的努力,不如加强自己的口语交流能力,与人交流,沟通,少些套路,多些真诚,知道各取所需和各自的底线,那么就会和谐很多。
我现在在追求着美,人性,工业,科技,统治,社会,秩序,历史,未来。这里列出的每一条互相之间都能产生联系,虽然只是模糊地随便列了出来,但我一直在关注着这些东西,因为我知道这些才是艺术,是美,如果你听了一个晚上的流行音乐,那么第二天你是不太想再听同一首歌的,而这些东西却让我着迷,我其实是在不断完善着自己的构思,新的敌人,势力,外貌,细腻到毛孔却似乎又模糊地像幅泼洒艺术画,我想烦了便把这些内容清除,只作为一个灵感的源头。
不再去关注娱乐消息,读历史小说,我渐渐没有了那种气愤难容的感觉。看军事栏目时,想的是灭绝人类终结战争的念头,我平静了,世界慢慢清晰了,人性越来越丑陋和多样,社会像一个高效的蚁巢,工业富集起资源用于建设,人类漠视同类将潜在的竞争者踩在脚下,就连爱情也是一种物质的交换了,温饱与雪中送炭的恩情怎么能比?即使明摆着是想利用你,你也得不顾一切地去认同去钻,回想过去对于父母的不敬就是对于自身人性的解读,我特么也没高端到哪去,那些情侣,富商,辛勤的工人,不爱笑的服务员,在外流浪的拾荒者,爱说谎的朋友,自以为是的同事。同样也没想象的那么不堪,只是有种不想与之同道而行的疏离感。
越认识世界,世界越难懂,你不可能看清那构建起这个世界的每一笔每一画,但是远远地观望,却是那么地美,虽然是错觉,我身处世界,我想写个小说,可我不知道如何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