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和妻子说到这样一个问题:做人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有目标,意义都是在对一个目标的追寻过程中产生的。因为主体只有在对一定的目标追寻过程中,才会展现出坚韧、困苦、压抑、释怀等精神活动,从而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出酸甜苦辣的味道。
从懵懵懂懂初谙世事开始,我们寻求展现自己,追求异性,提升学业,谋划事业。这一个从少年到成年的过程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各种可能也对应着不同体验的丰富人生。这个时期我们真诚、勇敢,有梦想,有激情,有一颗赤子之心。苍蝇馆子醉眼稀松笑谈黄粱轶事,街灯迷离雾影朦胧轻叹爱恨是非。即使在现实面前撞得头破血流,经过短暂的消沉后,依然不改初心,昂扬向前。
经历过那样一个轰轰烈烈的时期,我们都或早或晚地组建自己的家庭,拥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西元已逝,兰亭序终,青花瓷销,七里香散。曾经跳动的生命音符尘埃落定,归于平淡。也许在晨起或者难眠的夜里心中也曾燃起热烈的火焰,可是想到身边的妻子和渐老的父母,热烈的乐章也将偃旗息鼓,重新投入到时间不断赋予我们的意义中去。
成家后,只有一个意义,那就是努力经营自己的家庭,再没有太多的选项,梦想也逐渐远去,少年成为生命中距离梦想最近的时期。不论愿不愿意,我们都必须接受这样一个新的意义。我们只看到老男孩勇敢追梦,却还有千千万万心中有火种的人淹没在滚滚红尘中,在世界的一角默默燃烧着生命。
一首《少年》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人们总是喜欢沉湎于过去。我尝试找寻其中原因,或许有两个词可以反映:“遗憾”和“自由”。有“遗憾”才会让人有意犹未尽之感,才会有缱绻之情。“自由”,相对于人生的其他阶段,少年是我们有主动能力且束缚最少的时期,因此主观上的意愿很多可以尝试,有充足的试错成本。
慢慢的我们学会了戴着镣铐舞蹈,在下班后的车库放空心灵,忘记聊天记录里“收到”与“好的”,或者借用酒精换来一夜酣睡。不管我们走的路怎样坎坷,好在每次仰望都有明月高悬。月亮在满与不满之间徘徊,人生又何尝不是呢?人生不管重来多少次都会有遗憾,都不会有绝对的自由。不满的人生是常态,正因为有满的存在才使得不满显出独特的意义,或许那就是生命的魅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