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题记
颜渊深深赞叹道:“越抬头仰望,就越感觉崇高;越用心钻研,就越感觉艰深。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到了后面。老师善于循序渐进地引导我,以广博的学问丰富我,以严格的礼节约束我。使我想罢休都不可能,我用尽了全力,好像看见他高高耸立在前面,虽然想要跟随着前进,却感到没有路可以走了。”
颜渊,即颜回,作为孔门十哲和七十二门人之首,并不是孔子偏爱,也不是后世偏爱,而是实实在在用他的好学和领悟,将自己推上了博学约礼的高峰。
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是他始终仰望着孔子,将他作为崇高理想。
他从来不是站在原地仰望,而是一边学习一边仰望,达到了三重境界。
第一重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感觉老师的学问永远是高深莫测,越是仰望越是高,越是钻研越是深。有时候你觉得好像抓到精髓了,忽然又觉得什么也没有抓到。这是学中领悟老师的高深。
第二重是“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当我感到迷惑的时候,老师就开始将道理掰开揉碎给我讲明白,用广博的学问丰富我,用严格的礼节约束我,让我真正懂得了博学约礼的真知。这是在教中看到老师的伟大。
第三重是“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看着老师这样呕心沥血,我也停不下来了,竭尽全力去学习。明明看见他就高耸在前面,也想赶紧追上去,却又找不到路了。这是在追赶中看到老师的学无止境。
一个好的老师就像大海,既能给予你高深莫测的知识,给你广博无垠的胸怀,他自己又是海纳百川的学生。
所以你永远无法探到老师的底,因为他的海平面始终在上涨,你下潜五米,他又上涨五米,所以你永远只能望洋兴叹。
孔子之于颜回就是这样的存在,他始终在仰望,却从来未接近。颜回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呢!在博学和约礼的路上,孔子永远是我们面前的高山,唯有带着膜拜之心,敬仰之意,才可能沉下三五分心去重读,去领悟。
文字:爱吾爱
图片:爱吾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