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思考,快与慢》,有些深度,看的也很慢,这是今天的成果,分享一下。
同样的形状在字母的环境下就容易被看做是字母,在数字的环境下就容易被看做是数字。完整的环境能帮助你理解其中的每一个因素。那个形状是会引起歧义的,但你过早地对它的“身份”下了结论,并且根本意识不到你已经赋予了某种歧义以解释。
其实我觉得这个就是我们之前一直强调的语境,同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的理解是不同的。英语中有多义词,汉语中也有多义字,还有多音字,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只要一些固定的组合后,我们也能轻松的区分出来,不需要经过系统2的分析,感觉好像是自然而然的出来了一样。
还记得去年暑假在西南交大的培训,有个老师讲语言的语境,有的国家是高语境、有的是低语境。当时典型的例子是美国典型的低语境国家,说话一定要说到位,不能有一点含糊,要不然人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当时说到法国,说也是高语境的国家,就觉得很奇怪,同样为拉丁语系的国家,为啥单独就她是高语境呢?现在想想,当时是把源头抓错了,语境的高低不在于语言,而在于思维方式,高语境的人在思维上也许会想的更多。当年欧洲在殖民美洲、殖民非洲的时候,不止是要他们的劳动力、他们的原材料,更恐怖的是文化殖民。现在美洲和非洲很多国家说的都是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他们传承下来的不止是这个语言,还有这些语言所在国家人的思维方式。回头想想,我们还是幸运的!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当我们对答案不确定时,系统1就根据过往的经历去赌一个答案。而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你作了一个确切的选择,但自己却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样做了。你的脑海中出现的只有一种解释,而且你从未意识到这些问题会有歧义。系统1不会记得自己放弃的几个选项,甚至都不记得曾有过多种选择。有意识的怀疑需要同时在脑中记住多种互不相容的解释,需要付出努力,而这并不是系统1的长项。
我觉得这中间最恐怖的就是你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做出了选择,潜意识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想象之前有过的经历,当我发现某个事情有多种理解的时候,只会在那一瞬间觉得挺有意思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还有脑筋急转弯也是仅仅作为娱乐,真的是没有去认真的思考。
喜欢(或讨厌)某个人就会喜欢(或讨厌)这个人的全部——包括你还没有观察到的方面——这种倾向就叫做光环效应。
所谓的爱屋及乌么,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在心理学中找到依据了。
在我对学生批改试卷时,我会频繁的感觉到一种不适。当我对某个学生的第二份论文感到失望时,便在他的论文集封底记下一个低分,但却偶然发现我给他的第一份论文打了最高分。我也注意到了我会不经意地改变尚未写下来的分数以缩小两份论文之间的分数差,并且我很难克制住自己不这么做。我对同一个学生的论文评分通常相差巨大,这种前后不一使得我感到不确定和沮丧。
这个我也是深有体会。
避免光环效应的一个普遍原则就是消除错误的关联!比如说主持一个会议:在开始讨论某个问题之前,先让与会的每一位成员各自写下简短的意见阐明自己的观点。这个过程很好地利用了小组里不同知识和间接的价值。而开放性讨论这一常规做法总会注重哪些发言早而又强势的人的意见,使得其他人一味附和他们的观点。
我觉得有时候开会就是为了统一意见,就需要某个人先亮出观点,其他中立的人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