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朋友莲说,又到了兴凯湖冰凌花盛开的时节,今年只能在家里去想它,想那冰天雪地里的绽放。
每年的初春三月,我都是要去追着冰凌花看的。在老家,春天的使者,非它莫属。看见它,就知道春天来了。
冰凌花喜阳,通常长在林子的阳坡。它形如盅似盏,一朵一朵,在寒风中,静悄悄地,慢条斯理地开,顽强,沉稳。细细的纤茎挺立在冻土坚冰之上,鹅黄的花瓣在银色世界间吐散幽香,令人心生敬畏,感动不已。难怪它还有个美称“林海雪莲”。
看冰凌花,总不由自主地想起一首写冰凌花的诗:“冰为蜜友雪作邻,与梅共结傲寒心。花开不须绿叶护,黄金披甲自带兵。”诗人被这凌冰而开的花儿,勾去了魂。春阳下,闪闪发亮的黄缎子般的花瓣儿、淡黄的花心和花蕊、毛茸茸的花粉,一簇簇、一片片、黄澄澄、金灿灿,不管不顾地盛开着。那份纯洁,那份顽强震慑感动着诗人,留下这千古名句。
莲甚是喜欢这首古诗,更偏爱冰凌花。她总是笑着说,她和冰凌花有缘,都有个“莲”字,都要不惧风雪和寒冷。
莲命苦。自幼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嫁人后,没过几天安稳日子,男人出车祸没了。那个时候,她刚怀有六个月的身孕。都以为,年纪轻轻的莲会改嫁,她却留了下来,生下儿子。起初,她去矸石山上捡煤核,取暖。春秋她去农村插秧、收秋,做着男人一样的体力活。她用瘦弱的身子维持着两个家庭,伺候着老人和孩子。
日子在清苦中一天天度过,莲越来越坚强。她常去打工的那个村子里,有一个废旧的塑料大棚,她租了过来,开始学着种植韭菜。每年未出正月,雨水前,她开始清理大棚,给韭菜根培好土、上好肥料、扣上双层膜,清明前后就能收割第一茬韭菜。那时候,东风刚刚刮起,小草刚露头,大棚里的韭菜绿油油一片片,甚是招人喜爱。莲的眼睛弯成一弯月牙,喜滋滋的。
然而,好景不长。村里有人看见莲挣了钱,眼红,开始捣乱。天黑,趁莲不在,把大棚掀倒,寒冷的天气蹂躏了韭菜苗。莲坐在倒塌的大棚前,默默地流着泪。良久,她忍着苦痛,起身,擦干眼泪,重新把大棚的支架扶起,塑料薄膜罩上,勇敢的面对这苦难。
后来,她毫不保留的把技术传给村里人,用真心换取了乡亲们的信任,带领大家伙,利用一切山地,大面积种植大棚韭菜。很快,当地以“韭菜”而闻名,因“韭菜”而致富。
提起莲,人们最常说的是她的坚强与沉稳。犹如这绽放的冰凌花,虽然弱小,却不惧风雪与寒冷。在疫情期间,她和孩子每天在家忙着包饺子、炒菜焖米饭,又顶着风冒着雪,给坚守在各小区、路口的志愿者们送去。那无偿的热乎乎的饭菜,温暖着人们。
而今,又逢冰凌花开放。它开在我们心间,轻轻地把冬天郁积的种种抖落,浩浩春风悄悄涌了进来。恰似想念的冰凌花,吹开了满心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