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这个词,放到学生身上,代表着希望。放到职场人身上,代表着虚妄。
昨天晚上回来的路上,无意中听到了一句歌词:没有梦想,何必远方~我一直都在流浪,可我不曾见过海洋~林宥嘉的《残酷月光》。他写的是爱情,我解的是生活,却也不谋而合。
晚上躺在床上,仔细思考了一下我为什么一直在“流浪”,却一直没能看到“海洋”。我向往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直到睡着,我都没有答案。
“流浪”的第一天,妈妈打电话给我说:“你昨天突然走了,剩下我一个人,还怪孤单的。”电话这头的我拼命眨眼,努力不让眼泪掉下来,回复基本都是“嗯”“好”“没事儿”“挺好”这样简短的回答,怕她听到我哽咽的声音。
是啊,没有梦想,何必远方。不只一次在心里问自己,我的梦想是什么?可答案永远都是:没有梦想。
而我的那个,想开一个甜品店的梦想,大概也不能算是梦想了吧。毕竟,我从来没喜欢过它。只是想自己能有一技之长,怕失业,怕无所事事,怕没支撑。
那个应该说是我的一个目标,不能叫做梦想。我想环游世界,每天看书听歌写文章,这个也不能叫做梦想,算是我想要的一种状态,一种自由的,轻松的生活状态,而不是现在这种忙碌,劳累且焦虑的状态。
既然我没有梦想,又为什么选择远方?
“为了活着”。今天,我终于找到了答案,为了活着。我需要一个目标撑到我活到父母老去。把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完成。而我自己根本撑不起自己。
因为我本来就是这样一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
在我知道生活的真相之后,说实话,我根本没有勇气继续热爱它。所以,我需要一个外在的事物支撑我。
积极的悲观主义者,其特征就是喜欢给所有事情假想一个最坏的结局。然后假装忘了这个结局,同时寻找寄托,积极生活,等待悲剧来临。
看过我上一篇文章的人,应该知道我最近在租房子。看着一个房子被木板隔成8个小屋子,平均一个屋子只能放下一张床的时候,我不知道这些年轻人分别做着怎样的工作,但当下,他们有着同样的生活。月薪三千和月薪一万的区别只是你租的房子比他的大,却依然在假装“生活”。工资水平永远追不上房价的速度。
古有“笑贫不笑娼”,那现在呢?
我们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无数年轻人带着“梦想”闯入城市,死一批,只能留下几个,没人愿意相信自己是死的那一批,都觉得自己最后能留下,但是,往往最后留下的,都不是那些有“情怀”的“梦想家”。
不管你有没有梦想,去没去远方,当下最重要的事,是好好活着。或者找个能支撑你活下去的东西,去靠近它。
本来昨天晚上应该写这篇文章的,加班工作一整天,回来收拾收拾东西,洗洗衣服,洗漱好之后,躺在床上,眼睛已经不想睁开了。
从来没这样累过,肩膀被书包勒得缓不过来劲儿,脚底疼的走不动路,小腿一抽一抽得疼,脚后跟也被磨破了,精神居然还没有垮。我没有梦想,但现在还有一点儿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