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Lolita,一个带有“眼泪与玫瑰”含义的英文名字。最早出现于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之中,书中女主人公洛丽塔的形象成为大部分美国同龄女孩的缩影,一时间洛丽塔成为七至十七岁女孩的代名词。
洛丽塔女孩具有的特质表现,可以用洛丽塔母亲黑兹夫人形容女儿洛丽塔的词语说明:寻衅生事的、吵吵闹闹的、爱找岔子的、多疑的、不耐烦的、动辄生气的、爱打听闲事的、无精打采的、不听话的和固执的。另外,还有更显著的外表特征就是性感、迷人。
曾经有两个版本的同名电影对小说《洛丽塔》进行改编和拍摄过。一个是1962年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的版本,另一个是1997年导演阿德里安·莱恩执导的版本。影评人也常会对这两部作品进行对比,站在电影艺术角度上,笔者更偏向于前者。但是,电影镜头的思想表达效果远远不及文字本身。
文字则更多的充满欲望及想象。一段简短的文字:“看到她在沙发上挨着我坐下,凉快的裙子下摆先鼓起来又落下,手里仍在玩着那个光滑的苹果,我的心不禁像击鼓似的咚咚直跳。她把苹果抛到充满阳光和尘埃的空中,再用手接住——苹果落到窝形的手掌中时发出一声清脆的啪嗒声。”
裙子下摆运动,从鼓起到落下的一个运动状态,呈现出若隐若现的性欲渴望。苹果,更是一个性的暗示,而且是光滑的,一种要穿透欲望的即视。空气被阳光和尘埃充斥,这种欲望透过细腻极致的空气变的愈来愈温柔又愈来愈强烈。这样的文字暗示,让人不得不垂涎这位sexy girl。
在中国文学、电影中往往用简单、清纯的形象来塑造七至十七岁的女孩子。其实不以为然,尽管这个年龄段的中国女孩多数都是用肥大的校服包裹着微胖的身体,但她们的内心也一样有着骚动、新奇与叛逆。然而,在相对保守的教育与文化中,这些内心深处的骚动往往被深深的埋藏。
针对这本书争议最大的就是关于道德的问题,也是这本书在初期出版时所遇到问题的原因。关于继父与女儿,关于恋童癖,关于性描写等等。这里抛开这些,暂且不谈。更主要的是谈论这个女孩,除去悲剧,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是女孩美的朦胧、俏皮的性感。
所谓性感,不是做作,故意摆弄姿态,而是身体由内而生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然而更多保守国家的女孩在最好的年龄段中往往把这种本有的灵性遮掩起来,稍微一露,就会被披上不道德、不文雅的字眼。甚至部分非洲国家的割礼恶俗依然存在。
生命本是自由,女孩应该在最美好的时光显示出超逸的风度、飘逸的傲娇,性感的让人捉摸不透、变幻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