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命的由来,从气的凝聚开始,就各自不同了,有美恶攸分,厚薄完缺,贵贱贫富。
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身之太极也。祖气初凝,美恶攸分,清浊纯杂,是不一致,厚薄完缺,亦非同伦,后日之灵蠢寿夭,贵贱贫富,悉于此判,所谓命秉于生初也。
受孕和出生时。日月星辰天之阴阳五行之气的盛衰多寡,地域阴阳五行之气的不同,家族祖先们的遗传,父母基因,身体状态,精血盛亏,都会影响孕育,最终在生命个体上体现出不同的状态,便是阴阳命运之道。
所以古人说命由天定,运由己造,凡事尽心力让自己好运,凡事莫强求。
脏腑生成:脾,胃,肝,心,肺,肾,皆是土气左旋右转,上行下降而成。
祖气之内,含抱阴阳,阴阳之间,是谓中气,中者,土也。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戊土为胃,己土为脾。己土上行,阴升而化阳,阳升于左,则为肝,升于上,则为心。戊土下行,阳降而化阴,阴降于右,则为肺,降于下,则为肾。肝属木而心属火,肺属金而肾属水。是人之五行也。
脏腑阴阳:阴生五脏,阳生六腑
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六腑指的是大肠、小肠、胃、胆、膀胱、三焦。
五行之中,各有阴阳,阴生五脏,阳生六腑。肾为癸水,膀胱为壬水,心为丁火,小肠为丙火,肝为乙木,胆为甲木,肺为辛金,大肠为庚金。五行各一,而火分君相,脏有心主相火之阴,腑有三焦相火之阳也
气血原本:肝藏血,肺藏气,气原于胃,血本于脾。气在脏腑叫气,在经络叫卫。血在脏腑叫血,在经络叫营。
肝藏血,肺藏气,而气原于胃,血本于脾。盖脾土左旋,生发之令畅,故温暖而生乙木,胃土右转,收敛之政行,故清凉而化辛金。午半阴生,阴生则降,三阴右降,则为肺金,肺金即心火之清降者也,故肺气清凉而性收敛。子半阳生,阳生则升,三阳左升,则为肝木,肝木即肾水之温升者也,故肝血温暖而性生发。肾水温升而化木者,缘己土之左旋也,是以脾为生血之本。心火清降而化金者,缘戊土之右转也,是以胃为化气之原。
气统于肺,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之所宣布也,其在脏腑则曰气,而在经络则为卫。血统于肝,凡脏腑经络之血,皆肝血之所流注也,其在脏腑则曰血,而在经络则为营。营卫者,经络之气血也。
精神化生:神,魂,魄,精。
肝血温升,升而不已,温化为热,则生心火。肺气清降,降而不已,清化为寒,则生肾水。水之寒者,五脏之悉凝也,阴极则阳生,故纯阴之中,又含阳气。火之热者,六腑之尽发也,阳极则阴生,故纯阳之中,又胎阴气。阴中有阳,则水温而精盈,阳中有阴,则气清而神旺。
神发于心,方其在肝,神未旺也,而已现其阳魂。精藏于肾,方其在肺,精未盈也,而先结其阴魄。《素问》: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盖阳气方升,未能化神,先化其魂,阳气全升,则魂变而为神。魂者,神之初气,故随神而往来。阴气方降,未能生精,先生其魄,阴气全降,则魄变而为精。魄者,精之始基,故并精而出入也。
终于明白中医常说的这句话: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我们老祖宗留下的成语,很多都有体现,精神焕发,神采奕奕,魂不守舍,黯然销魂,吓得魂飞魄散。
网上查了下,有如是说法,做参考:
神主要是指精神活动变化莫测的意义,魂主要指人的“潜意识”,魄主要指人的“冷热等感知觉”,意主要指人的思维、意念、灵感,志主要是指记忆力和意志力。
问题:
1,后日之灵蠢寿夭,何意?(答案:灵敏愚钝寿命长短)
2,肾为癸水,膀胱为壬水,心为丁火,小肠为丙火,肝为乙木,胆为甲木,肺为辛金,大肠为庚金。
3,午半阴生,子半阳生,时辰?(有答案了,午11点-13点,子23点-1点)
问题2答案,学友镶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