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重看西游记,不得不感叹西游记作者之通澈明理,嬉笑怒骂间而说喻世良言。于此将看原书所得记录下来,权做个翻译,也当致敬前人了。让看不懂西游记之人也可大概领略西游之意。
至于能写多少就不确定了,看心情状态。
网上有许多人提出的有关西游记的疑问或者说是矛盾的地方,演变成一个个的未解之谜。而在我看来,西游记这本书基本上是没什么矛盾的地方的,许多不是问题的问题书中都有着解释,只是很少有人能把握方向罢了。可能的话,我会把一些问题解释一下,尽量用原文来解释原文之意。由于算是即兴写作,可能会有许多遗漏之处。若有不足之处,读者也可提醒出来。
关于西游记,首先要知道一点,西游记不是历史书,也不是历史小说。历史上没有孙悟空,大唐国不是历史上的大唐国,唐僧也不是历史上的玄奘法师。就像庄子的文章一样,知北游一篇里,有知,有无为谓,有黄帝,难道这个黄帝真的是历史上的那个黄帝吗?真的和那个黄帝有关吗?这个黄帝和知与无为谓都是一类角色罢了。西游记书中也有对此问题的说明。因此,那些考据一堆历史原型来分析西游记内容的人,从方向上就弄错了。至于一些阴谋诡计论者,更不值一提,不过是根本没有看过西游记一书的人胡言乱语以博眼球罢了。另有窥得西游记一二分之意者,知书中阐造化会元功,西游释厄之意。观得阴阳四象五行等语,盲目匹配解释者,亦为数不少。真知灼见者,其数寥寥。本人亦不敢说完全读懂西游记全部内容,只是于西游整体轮廓有所意会,往大里说,所知者大概七八分之数。今主要为释其大意便可。
本文名为西游记释厄漫谈
又名
西游记到底讲了些什么
又名
西游释厄传通俗翻译
又名
……总之取名无力
在西游记一书里,第一章题目开篇明义,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篇首赋诗一首,如下
诗曰: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明确说明此书是在讲述混沌开辟,分化阴阳,衍生万物之造化,及其会元之道。会元之道,即返本还源之道。前者道生万物,后者万物合于道。一顺一逆,无中生有,有还归无。释厄者,释其顺生中之危之险,逆反之困之难。
许多人都知道西游释厄之意,然而西游记是如何释厄的就不太清楚了。那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西游记到底是如何释厄的,西游到底在记什么。
紧接着篇首一数诗的,是盖闻天地之数一段让人看的莫名其妙的内容,在之后就开始介绍本书的主角孙悟空的出生。实际上这开头一段内容很重要,不仅介绍了《西游记》一书的宗旨,也介绍了其核心架构与脉络。
把原文复制一下: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则西蹉,申时晡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曚而万物否矣。再去五千四百岁,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岁,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之会,而复逐渐开明。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到此天始有根。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子会,轻清上腾,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谓之四象。故曰天开于子。又经五千四百岁,子会将终,近丑之会,而逐渐坚实。《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至此,地始凝结。再五千四百岁,正当丑会,重浊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谓之五形。故曰地辟于丑。又经五千四百岁,丑会终而寅会之初,发生万物。历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阴阳交合。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
这段都说了些什么呢?
首先要知道一点,这本《西游记》一定和《易经》有关。因为里面引用了大量有关易经的内容。包括《易经》的三要素,理,象,数。
天地之数,一元为十二万九千六百,一元为十二会地支,每会一万八百。从亥会的混沌到子会的开天,经过了两个五千四百,合为一万八百。西游记介绍的这些数都是固定的,也叫做定数,即理象数中的数。象与数是把道理形象化,规律标准化,让人便于理解所代表的道理。象与数都是为了达理的。所以光盯着具体的形象与数字是没用的,要了解它们所代表的道理。这些开天辟地的景象也只是取象来表达一些原理。这里为什么把一万八拆分为两个五千四百呢来讲呢?作者引用了邵康节,也就是邵雍,宋朝写《皇极惊世书》玩梅花易数的那位的一句话。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这句话说的什么?字面解释一下,天心所在,位于一阳初动之时。本书中呢,就明确说明了,天始有根。也就是说天根所在之处,在于一阳初动,天根就是天心。天根在哪里?在于混沌与开天之中。天根存在于开天之前。什么是天根呢?就是先天灵根嘛。也就是本章题目里的灵根。注意一万八百和五千四百这两个数字,和后文的西天取经十万八千里与最后一难五万四千里通天河是所对应的。
接着往下看,开天是轻清上腾,也就是轻清者为天,开天生四象,日月星辰。开天后是辟地,辟地是重浊下凝,所以重浊者为地。辟地生五形,水火山石土。好了,到此太极阴阳四象五行就全齐备了。西游记一书在后面里也会一直不断的讲太极阴阳四象五行这些东西的。有的人可能会有疑惑,对这太极阴阳四象五行有点懵,没关系,一点点往后看就好了。我们一般人了解的四象五行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金木水火土。西游记里的这个四象五行是不是看着有点不一样?其实是一样的。所谓日月星辰,日为火取象南方朱雀,月为水取象北方玄武,星为金取象西方白虎,辰为木取象东方青龙。四象就是金木水火,也就是这里讲的日月星辰。对,没有土。五形者,即是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本就是取象而成的。水火山石土,和金木水火土比少了个金,多了个石。所以呢,石其实就是金,与金相同,取坚固之意。那么天生石猴孙悟空,其实也就是金猴孙悟空了。天生四象,地生五行,所以天干配四象,地支配五行。天地也就是阴阳,轻清者为阳,重浊者为阴。阴阳未分时则是太极。也就是天地还没有开辟的时候,换个说法就叫做先天。开天辟地分清理浊后,太极分而为两仪,阴阳相交,生人生兽生禽,天地人三才定位。这里明明说阴阳相交生人与禽兽,为何又称天地人三才,点明人生于寅呢?侧面说明人和禽兽皆是天地所生,阴阳所化,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又单表人,说明人和禽兽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即孟子云,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开始时介绍的十二地支一天之日出日落,无非是在说明这些变化都是天地自然变化,也就是自然规律。
在这里说明一下,这个人生于寅的寅和虎没有关系,看过一个西游什么解里说和虎有关的分析,很是无语。难道天还和鼠有关?地还和牛有关?所谓生于寅会者,不过是说明子会一阳生,丑会二阳生,寅会三阳生,易经泰挂,六爻上三阴,下三阳,地天泰而已。三阳开泰,不仅生人,还生禽兽,生万物。
本人对易经也不太懂,只是知道几个挂名而已。所以遇到一些卦象什么的还是不怎么解释了,大概说一下主要意思就行了。
继续下面一段:
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真个好山!有词赋为证。
感觉比较重要的段落我会复制一下原文,不重要的就不复制了。大概概括一下就行了。
这段都表达了什么东西呢?
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东西南北四个。这句说明此四大部洲是自然划分生成而非人为的。为什么呢?通过用词感与遂可知,所谓感而遂通。既然是天地自然划分生成的,那么东西南北自然也对应着前面的四象五行。东胜神洲青龙属木,西牛贺洲白虎属金,南瞻部洲朱雀属火,北俱芦洲玄武属水。
单表东胜神洲,我们都知道子鼠丑牛辰龙巳蛇,辰也代表龙,龙能行云布雨,生长万物,东胜神洲,也就是东方青龙,五行属木,所以东胜神洲是生机旺盛之地,东胜神洲之海外,海是什么呢?万川归海,世界上所有的河流之水都要流入海中,又是生机旺盛,又是万水归处,换句话说也就是在体现源头。这海中有一座山,唤为花果山。这个花果山既然是源头了,那自然是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了。十洲三岛皆因此山而生。此山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开清浊就是开天辟地,化分阴阳。鸿蒙判后而成,鸿蒙判后是什么意思?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鸿蒙就是混沌,判就是分。鸿蒙未判就是先天。鸿蒙判后就是后天。花果山,名字不咋震惊,但有花又果,也就是阴阳兼备,太极之象。在这里作者为什么提了一个傲来国呢?花果山又不在傲来国中。傲者,有自高自大之意。自高自大自尊,是道也。傲来国者,是从道而生之地,也就是在形容花果山之来历。紧接着作者写了一首赞美花果山的诗。这首诗没看一遍的话,你都不知道花果山到底又多好。
话说我也不知道西游记的作者是不是吴承恩,不知道他能不能写出这些东西来。姑且直接称作者吧。
下面是花果山的诗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银山者,阳也,乾卦之象。雪浪者,阴也,坤卦之象。鱼入穴,是虚而中实,坎挂之象。蜃离渊,是实而中虚,离挂之象。大海上的花果山,哪来的火?所以这段不单单是在写景。东方为木,崇巅为山,山为石,前面说过,石者金也。这段是在写花果山为乾坤化离坎,阴阳生五行之地。
这山上又彩凤,有麒麟,有锦鸡,有龙,有寿鹿仙狐,有灵禽玄鹤,有瑶草奇花,有青松翠柏,有仙桃,有修竹……还有很多是作者没有写出来的。这么个美好的地方,跟仙境比也不差分毫,哪里有妖怪了?又怎么会是妖怪居住的地方呢?这段描写写出的是花果山生化万物的景致。
最后一句总结,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真是气势磅礴!万水之源,天之支柱,万劫无移大地之根。顶天立地生生万物,正是一棵先天灵根。也就是章回名里的那句灵根孕育源流出。
到这里不知道有没有联想到什么?后文的五庄观镇元大仙也有一棵先天灵根,人生果树。镇元悟空结为兄弟,不是没有原因的,以后再具体分析。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花果山都那么厉害了,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那在山之顶的仙石又该有多厉害?可以说是花果山的精华所在了。几个介绍仙石的数字指标合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十四气,九宫八卦。无非说明此仙石无所不包而已。无所不包,即是能化生万物。仙石受天真地秀,日月精华,孕一仙胞,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同样是自然变化而成。似圆球样,混元也,太极之象。仙石者混沌也,无极之象。正是无中生有,也即是真空生妙有。这一段仍要对照开篇一段开天辟地的介绍,混沌化太极,在于一阳初动,此时天根始现,也就是先天灵根。也就是说这个石卵也是先天灵根。
那这个先天灵根和花果山那个先天灵根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是一个是先天之先天灵根,一个是后天之先天灵根。正如河图与洛书,先天后天八卦之别一般。
先天灵根造化万物,万物中亦含先天灵根,正如以水和面做出的馒头,虽然不见水,里面仍然有水一般。石卵为后天之先天灵根,且是本书主角,正是作者所要大书特书的。
石卵见风化作石猴,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这个称呼有点长,可以简称为大天尊,玉皇,玉帝,天帝,上帝。玉帝垂赐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为异。
石猴所放金光通天撤地,取象石猴以形状先天灵根,以形容先天灵根坚固不坏之状。前面解释过,水火山石土,石即是金。十二地支里辰为龙,申为猴。申的五行属性也是金。故灵根又别名真金,是以后文悟空又称作金公。话说我对天干地支这一套理论也不怎么懂,所以点到即止,到底有什么更多含义就忽略不计了,反正也不影响具体内容。灵根位于大海之中,所以又称作水中金。玉帝称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是因虽然此灵根生天生地生万物,却又存在于万物之中,人人皆是灵根所生,人人亦含灵根,是以不足为亦。服饵水食,金光潜息,是灵根暗藏之象。金光是石猴天生之状,也即是石猴之天然状态,即天性。因饮食外物,也就是因外在影响,天然本性渐藏,习性渐长,所谓性相近,习相远也。
接下来一段就是那石猴终日里与山中动物(禽与兽)玩耍。
一日一群猴子耍了一会,却去那山涧中洗澡。见那股涧水奔流,真个似滚瓜涌溅。古云:“禽有禽言,兽有兽语。”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一股水流,去上溜头寻源流,是明示此水乃源头活水。源头处乃是瀑布,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
通山脚下,接大海之波,是明示此水与大海同源。花果山为先天灵根,位在大海之中,为水中金。石猴亦为先天灵根,亦为水中金,也应在同源之处安身。此同源处即是水帘洞。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者为王,是达源本根底者为王。即老子云,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没错,比较原始的版本的道德经里是王亦大,这个没有写错。不过这个王不是最高领导,而是寻得源头者,俗称得道。在人中则为人王,在猴中则为猴王。人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方可成人王。不然人有什么资格与道天地并列成为域中四大?好了,本书毕竟是西游记,不是道德经,就不翻译道德经的内容了。
而如何寻源呢?本书里已经给出一个答案了。若要寻源,必靠石猴方可,非石猴不能入于水帘根源之地。前文已经说过了,石猴者,先天灵根也。若要达源,必靠灵根,或者说真金,水中金什么的。
记得看过一些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没有其他大胆的猴中跳入水帘洞中当猴王?明明很简单的事情嘛?或者这水帘洞为什么没有被其他人发现?答案就是,没有石猴出现,也就没必要有水帘洞的出现。西游记许多地方明着看起来像在写一些互动的故事,暗着却是在写天地自然间的人与自然之变化,也即是造化会元功,西游以释厄。
接着往下看,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天造地设,说明非是人为,乃是自然造化而成。里面石盆石碗床等样样俱全,却无主人,只因无人到得源头之地。这些个石器并不是什么人弄的,仍是取象,表明的是水帘洞中有天然之家业而已。今在石猴带领下群猴入得源头之地,使众猴皆可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遂众猴拜石猴为王。如此功德,岂能不为猴中王?将“石”字儿隐了,遂成美猴王。
为什么称为美猴王呢?看过一些解释,总觉得不太满意。自己在看原文的时候,突然就联想到了一句话,充实之谓美。
即孟子云,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岂不是充实之义?岂不是美?当然,这个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仍然是取象,取现实中的现象来表达一些道理。不然猴子们稳睡则可,但成什么家?联系前文,是寻得根源之处,从而而可以内心安稳充实度日。也即是孟子充实之谓美之意。我想现实中恐怕很少有人能够内心充实的吧?一般内心充实者是心有柱杖支柱,所以充实。此处更进一步,要寻得源头,住在源头天然家当之中,方为究竟之充实。
这时作者又作了首诗,如下
诗曰:
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
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
什么意思呢,我勉强来翻译一下。
三阳交泰产群生,前面已经说过了,就是寅会生人生兽生禽生万物,天地人三才并列,万物化生。
仙石包含日月精。日月精华即是阴阳,准确的说是阴中之阳,和阳中之阴。也叫真阴真阳。或者说先天之阴阳。与之相对的则是后天之阴阳。先天无形,后天有形。先天阴阳相合,太极之象也。说的是这个石猴,也就是孙悟空的出身。
借卵化猴完大道,借着这个石卵化成石猴的变化来演化大道的变化。
假他名姓配丹成。假借安装一堆名称来匹配练丹的过程与结果。这个他不光指石猴,也指西游记里许许多多的角色。名称都是安排好了的,意有所指假借的而已。另外呢,这个丹其实就是指的金丹了。也就是说这本西游记主要内容还是讲的修炼金丹的原理,作者明显是有三教合一的深厚修养,本书展现了易经中的道理(易经是儒家经典),太极阴阳四象八卦,大学,中庸之理,道德经中的道理,庄子中的道理,河图洛书四象五行九宫八卦理论,金刚经,般若心经,法华经等经书内涵。魏伯阳参同契,吕洞宾,张伯端等内丹理论。这些东西好多是我也没看过的,只是大概知道一点,基本属于不求甚解。至于作者是南北全真哪派传承的人物就不太清楚了。
继续往下翻译
内观不识因无相,内观者,向内观察(仅作本诗解)。就是说呢,我们观察不到,或者说认识不到是因为这些都是无形无相的,看不到。这里要清楚的是,那些在这本西游记里解释金木水火土对应什么心肝脾肺肾等等的,通通是胡说八道,胡编乱造,一知半解就开始糊弄人。我为什么说是糊弄人呢?因为这第一章的题目就写明白了。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灵根前面已经解释过了,后面是心性修持大道生。谈的是心性修持方能大道生,哪有什么心肝脾肺肾?心性是心性,大道是大道,大道本有,然无心性之修持不得生长。所言大道者,即灵根也。灵根即是天根,天心。灵根人人本有,万物具足,正庄子所云,道无所不在,甚至在蝼蚁,在屎溺也。中庸之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亦即佛经众生皆有佛性之语。
外合明知作有形。外在的事物变化可以明观而知,因其有形有相故。所谓修炼金丹,以及其中的种种术语,也只不过是假名罢了。只是用具体有形有相的形象事物来表达无形无相的而已。
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这两句就不用翻译了吧。
好累,以后还是尽量不翻译诗词了吧。
接着往下看
原文:
美猴王领一群猿猴、猕猴、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合契同情,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独自为王,不胜欢乐。
是说猴王入了根源之地,也就是回了本家后,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终日处于洞天福地之中,充实的很啊。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不和他们玩了。飞鸟就是禽,走兽就是兽,合起来就是禽兽,也就是从此不再与禽兽们为伍了。此时的美猴王可以算是成为一个人了。
下面一段,美猴王终日自由自在玩乐,忽一日悟得人生无常,生死不由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