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组Day5笔记--wph

(1)R的赋值符号不是等号,而是<-
(2)在Console 控制台输入命令,相当于Linux的命令行
(3)R的代码都是带括号的,括号必须是英文的。
(4)显示工作路径 getwd()
(5)向量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可以是数字或者字符串。
(6)表格在R语言中改名叫数据框_
(7)别只复制代码,要理解其中的命令、函数的意思。函数或者命令不会用时,除了百度/谷歌搜索以外,用这个命令查看帮助:?read.table,调出对应的帮助文档,翻到example部分研究一下。
(8)数据类型(重点只有两个,剩下的不看)
向量(vector)👈重要
矩阵(Matrix)
数组(Array)
数据框(Data frame)👈重要
List

向量

首先明确“元素”的意思,元素指的是数字或者字符串(用chr表示)等,根据它可以区分两个词:
标量:一个元素组成的变量
向量:多个元素组成的变量

(补充:一个向量是一排有序排列的元素,以后会用到把一个向量作为数据框中的一列的情况。)
[图片上传失败...(image-97cb18-1633447782166)]

x<- c(1,2,3) #常用的向量写法,意为将x定义为由元素1,2,3组成的向量。
x
x<- 1:10 #从1-10之间所有的整数
x
x<- seq(1,10,by = 0.5) #1-10之间每隔0.5取一个数(注意是逗号不是分号)
x
x<- rep(1:3,times=2) #1-3 重复2次
x

从向量中提取元素

1 根据元素位置

#这里的x是你刚才赋值的变量名,根据自己的情况来修改
x[4] #x第4个元素
x[-4]#排除法,除了第4个元素之外剩余的元素
x[2:4]#第2到4个元素
x[-(2:4)]#除了第2-4个元素
x[c(1,5)] #第1个和第5个元素

2 根据值

x[x==10]#等于10的元素
x[x<0]
x[x %in% c(1,2,5)]#存在于向量c(1,2,5)中的元素

%in%相当于match()函数的一个缩写。用来判断一个数组或矩阵是否包含在另一个数组或矩阵里。举个例子一目了然:

#首先复制两个变量a和b
>a <- 1:5
>b <- 3:7
>a %in% b    #看a的元素是否包含在b中输出结果如下:
[1] FALSE FALSE  TRUE  TRUE  TRUE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