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准备每一堂课

老师应该用心准备每堂课,这样才会收获更大的成长。

今天是年级组教研的日子,轮到我上先导课。结合着网络上搜集来的精品课程,整合了一篇教案,再加上制作教案,前后准备了好几天,终于在今天,到了正式上场的时候。

上完课以后,别的老师有感而发说,感觉他们上课是在劈柴,而我上课是在揉面。不急不躁,循序渐进,还能揉出花来……我知道这赞扬有点夸张了,只能说我的教学还有可取之处。但离优质课堂还有距离。不过,这也是对我教课能力的一种肯定,同时也是对我教学风格的一种鉴定。很多人都说我的气质是温柔型的,这大概也与个人性格特点有关。确实,让我做讲出那种大气磅礴的课,我好像也做不到。这倒是启发了我,可以继续沿用个人的气质类型,力求把我的课讲的生动有趣,柔情似水,也这种教学风格也不错吧。

总的来说,整堂课教学环节比较流畅,设计的一些目标基本也已经达成。但令我感到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在课堂时间的分配上,我还是做不到精准。整堂课前松后紧,前面基础知识部分占用的时间比较多,导致后面应该重点展开讲的内容讲的比较浅显。就连想要当堂进行的说话练习也没有时间完成,只好放到课下来让学生完成。

课堂上也发生了一点小插曲。正在美美的上着课,一个学生提出要上厕所。我是悄悄的让他去,他居然在附近同学身边借卫生纸。课前已经让他们去过厕所了,但人有三急,控制不住,他也不是故意的。不过在台上如果出现了这样的事情,也算是一个意外。对此,我们只能尽力的去尽全力提前做好准备,避免发生这种意外。

课后跟孩子们交流反思这堂课时,我也表扬肯定了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很棒。但也要积极的配合老师,力争做好万全的准备。

还有一位同学下了课,悄悄的塞给我一张小纸条。他很不满意为什么自己举手的次数很多,却只得到了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我从鼓励他要多从积极的方面思考问题的角度回答了他。至少他已经回答过一次问题了,毕竟还有很多同学想要回答问题,但还没有得到这个机会。而且以后我也要注意。多关注这堂课上的每一位学生,把提问的覆盖面再广一些。

每次举手回答问题多的都是那些积极主动的学生,对于其他那些不想回答问题的学生,究竟该如何做才能激发他们回答问题的兴趣,这对我来说也确实是一个难点。

思考了一番,感觉原因可能是我问问题的方式,问的内容不理想。昨天听陈教授在给我们讲“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的讲座时,他回答了一个“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问题。陈教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倒是启发了我,要想让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课堂教学,最主要的就是让所学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产生链接。学的知识有意义,他们自然就会有兴趣学。提问的时候,提的问题能贴近他们的生活,能够与他们的已有经验产生链接,就能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那样的话,即使老师不让他们说,他们也会抢着回答问题的。会提问也是一门艺术,还要不断的修炼。

通过今天的讲课让我再次领悟到了,教师的幸福来源于自己能在课堂上有精彩的发挥,让学生能从自己的课堂里学到知识。下课以后,孩子们还争相跟我展示自己画出的描写景物的优美语句。还有的孩子夸我讲课讲的好棒。这种发自内心的对学习的关注,对知识的热爱,更能激发他们对知识的热爱之情。

本来年初就打算把今年的学习重点放在通过观课议课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上。但没有被要求,总是迟迟动不起来。通过这次教研活动的承担,在任务的驱动下,让我开启了第一次观察自己课堂的研究。以后还要继续实践,力争一次有一次的进步。

未来继续努力,观察自己的课堂教学,观看名师的课堂教学。同时还要抽出时间来,至少每个星期上一节自己精心准备的精品课,在实践与反思中苦练自己的教学本领。

学习就是为了在思想上领悟透彻,然后再用思想引领行动,继续努力。一次活动,一次收获,苦练教学基本功才是正道。未来我要更用心的准备每一堂课,在课堂里和学生一起共研,共学,共成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