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了,当大家都沉浸在元旦的欢乐气氛中,我经准备好了今年的新年flag和攻略
比如,
今年我要读52本书,每周一本,日更365天,内容不限。
今年我加强体质锻炼,夏天瘦到100斤。
今年我要靠自己存到五万。
今年我要多多陪陪孩子个老人,至少每天半个小时。
今年我要去云南旅游一趟。
……
我们会对未来充满向往,对明天充满期待,不管过去的一年里是好是糟,我们都会对新年报之以希望,这点我跟所有人是一样的,因为人都有一致性,希望自己所经历的和自己想象的一样美好,这是一种人人都会有的心态。
看了一本《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就明白要成功就要多读书。
看了一本《如何阅读一本书》,就自信的认为自己可以横扫各类书籍。
看了一本《毛姆写作生活回忆》,找到了一本以一抵百的写作百科全书。
看了一本《零秒思考》,知道了逻辑思维如何提升。
看了一本《博恩崔西的时间管理课》,知道了二八定律用义所在。
还有《番茄工作法》《吃掉那只青蛙》《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写出我心》《麦肯锡交给我的写作武器》等,我从中看了这么多方法,故事和道理,可为什么在写的时候就是想不起来,不能将那些素材灵活运用,或者说记得一点点,然而也并不知道其出处,往往还会因为找不到原文而产生焦虑,不仅文章下文没着落,反而带来了一堆坏情绪。
一千个人读书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我这读书的哈姆雷特为何是个伪装者,是我没努力吗,是我的方法不对吗,还是我期望太高了。
每次看到别人的文章内心都会油然而生一种羡慕之情,通通将所有重要的方法全部画线收藏,就好像看到了未来很优秀的自己一样。就特别神气十足,借用别人那得来了成功的方法和经验来自我伪装,当一个问题出现在自己身上时,将所有的原因归因于外部因素,当同样的问题出现在别人身上时,就苛刻的归因于那个当事人的本身问题。这个问题在心理学上叫做基本归因偏差,也就是说这个事出现在自己身上,就是外部因素的原因出现在别人身上,就是别人的人品问题所致。
太想获得成功,所有不断的给自己打气加油,读了很多心灵鸡汤的书籍,也注入一些很多正能量的道理,不承认自己落后于人,也不想让自己啥也不懂而被暴露出来,不承认世界上没有认真二字解决不了的问题,现在的自己前不停后不能退,很痛苦。
静下来的时候常常明白所有的付出只不过想让别人承认自己优秀,可是内外没有实用的东西可以拿出来,又拿什么维持虚妄的自尊。
我的自尊全都来源于别人的看法,别人说什么好我就怎么做,不会去怀疑事情的可行性,只要是别人说的,我会觉得说的就是我自己,不自觉的被同化,我不会肯定自己,就像我也从来不会肯定老公,所有都是彼此嫌弃,互相裨益。
在《好好学习》这本书说中谈到,乔布斯在生前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我特别喜欢和聪明人在一起工作,因为最大的好处是不用考虑他们的尊严。”也就是说和乔布斯一样的聪明人不是没有尊严,而他们把真正的尊严用来当做发现改进和成长的机会。
想要重获新的尊严,就要通过新的观点和知识快速成长,接纳所有的成长的方法,摒弃求快求完美的心态,逐步排除万难,接下来的读书中,主要注重心理历程的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