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为人》有两个长长的序,一个是高尔泰的,一个是徐晓自己的。这样长长的序让我看得有些着急,很想快点看到正文的面目,可是谁说序没有正文的面目呢?序,是浓缩的正文,正如醪醴之于谷粮。
看这两人作的序,深切感受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些经历过变革的青年的才华。是的,才华,不同于现在年轻人的知识丰富、阅历广博,而是一种对个体和群体思考以及对思想深度探索的才华。这样的才华,让书页面前的我深感自惭形秽。那个年代的青年们,也许一眼望去都是军禄和藏蓝,但是,他们冒顶而出的精神才华,确是我们现在年轻人自叹弗如又极其缺少的美好。
相信朋友们都时常碰到这样的尴尬:朋友见面竟然不知说些什么话题。所以聚会的老朋友、老同学只能无休止的碰杯对饮,然后各自脚下踉跄、东倒西歪的回家,然后在跌跌撞撞中进入梦乡,第二日醒来,只觉前夜的叙旧只是酗酒,毫无精神的温情,可能还是身体的灾难。我一直困惑于这个怪诞的现象,难道那一瓶瓶的勾兑酒里,藏着神秘的仙女,让我们不肯停歇的一瓶瓶打开?今天看到《半生为人》的序,才知道这难道不是我们对精神、对思想没有探索的结果吗?探索过的灵魂,必然是有才华的灵魂,是吸引人的灵魂,话题自然不会贫乏。探索过的灵魂,必然是有共性的灵魂,是不会因为地域的相隔,时间的行走产生无话的隔阂,就像《今天》编辑部里的人们,就像徐晓和她《半生为人》里提到的朋友们。
我能理解现在年轻的我们和那时年轻的他们的不同,也能理解为什么不同。在物质贫乏又缺失自由的时代,精神的探索是人们活着的一种乐趣和理由,是支撑青年们时代的精华。但是当这两个枷锁猛然脱除,人们拥有了创造丰富物质的自由,这个自由就是青年唯一的自由。然后我们跌入这种甜蜜的自由埋头苦干、昏睡不起。
温柔乡是温柔,可是我们要真正的活,是需要时时走出来,呼吸一下探索精神、探索人性、探索个体与群体、探索……的空气,洗涤我们由于太过温柔而迷蒙的思想和甜蜜之后的困惑。我想,各种探索的书籍是我们的一个入口。我在用疲弱的时间撕开这个入口,也期待在不同地点撕开其他入口的伙伴。
做一个寻找青年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