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庆生

十里八乡第一次听说百岁老人庆生,又唱大戏的,双节前安排好了,10月3号晚上挂灯,两天三晚的大戏开场,在村广场的高台上,放烟花,炮竹声声不绝于耳,热闹的氛围,吸引了周边好几个村子爱看戏的中老年,年轻人宁愿玩着手机,也不会染指。

这位百岁老人每天就坐在家门口的藤椅上,路过的人都会看见,或闭目养神,或安详的看着,身边走过的人流和车辆。

老人的儿子,是一名画家,也是一名书法家,乡村广场和中心街道两边的围墙上,都留下了他的杰作,令人叹为观止的宣传画,栩栩如生的水彩画,在彰显着文明国度,礼仪之邦的上行下效,尊老爱幼的画面。

也许是儿子的厚爱和仁慈,集福与自己的老父亲,让笑口常开的老人家长命过了百岁,享受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

每当谁家有个红白喜事,或春节,需要写对联的,几乎都是他的手笔,书法刚劲隽秀,无偿的举止,赢得了人心,写的一手好字,画画也是上乘水准,加上为人谦卑低调,走到哪都是关注的焦点。

儿子的优秀,离不开老父亲的谆谆教诲,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最好老师,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时效。

听说,今天凡是在场的所有亲戚和族人,大人也好,小孩也罢,每人发放红包,也包括助兴的戏班子的所有成员,图个喜庆,散去了几万元的红包,这样的大手笔,前所未有,闻所未闻,好像也是第一次发生在身边的景观。

只听说前段时间,某一大公司周年庆活动,用天降气球的方式,给顾客发了几万元的大红包,今天可是个体,简直是颠覆了我的认知,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身边的新鲜事,还真是稀奇。

热闹的场面,不亚于婚庆现场,彩棚下亲友团围坐一起,张张大圆桌,推杯换盏,时光知味,岁月沉香。

这将是家喻户晓的赞美和祝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担心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囊中羞涩已成过去式,动动手,迈开腿,就会有转账记录。

记得孩子的爷爷八十大寿时,老人的儿女孙子孙女,欢聚一堂,在我家吃了一次团圆,那场面虽小却温馨,记得当时我是请假回家的,凉菜热菜摆满了一大桌,缺席的都在外地,不能及时赶回来,电话祝福,视频聊天,也是热闹了大半天。

这真是小巫见大巫,不管是小巫还是大巫,都是亲情的渲染,难得的八十大寿,百岁生日宴,都是光阴故事里,最值得怀念的片段,那一张张笑脸,那些只言片语,都是时光机上留下的珍贵画面,随时翻阅的记忆,如黄河决堤的水,滔滔不绝,源源不断。

下了一天的雨,估计乡里乡亲都聚集在彩棚里,看戏,我对唱戏不感兴趣,写着日更,耳畔是小雨淅淅沥沥,若隐若现的秦腔,听不清,只闻其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