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诗情愈痴愈妙
四十九、论诗韵
【原文】欲作佳诗,先选好韵。凡其音涉哑滞者、晦僻者,便宜弃舍。“葩”即“花”也,而“葩”字不亮;“芳”即“香”也,而“芳”字不响:以此类推,不一而足。宋、唐之分,亦从此起。李、杜大家,不用僻韵;非不能用,乃不屑用也。昌黎斗险,掇《唐韵》而拉杂砌之,不过一时游戏,如僧家作盂兰会,偶一布施穷鬼耳。然亦止于古体、联句为之。今人效尤务博,竟有用之于近体者。是犹奏雅乐而杂侏儒,坐华堂而宴乞丐也,不已傎乎!
[译文]想作好诗,应该先选好韵。凡是音韵之中有哑暗滞迟、晦涩生僻的,最好是合弃不用,“葩”的意思也就是“花”,而“葩”字发音不响亮;“芳”的意思也就是“香”,而“芳”字发音也不响亮;这样推算下去,不能一一枚举。
宋、唐诗诗风之分别,也是从这上面讲起的。李白、杜甫是大家手笔,不用生僻的韵脚;不是不能用,而是不屑于用。韩愈之用险韵,从《唐韵》之中胡乱取韵乱七八糟堆砌到一块儿,也不过是一时的文字游戏;就像僧人们做盂兰会,偶尔布施一下穷鬼罢了。然而这也仅仅限于古体诗或联句之中用一下。当今之人效法前人的错误行为,显示自己博才多学,而竟然有把险韵用到近体诗中去。就好比是奏高雅的音乐而掺杂一个侏儒在其中,坐于华美大厅堂之上而宴待乞丐,岂不是颠倒错乱么!
[笔记]袁枚老先生在这里,阐述了“ 论诗韵”。
欲作佳诗,先选好韵。
凡其音涉哑滞者、晦僻者,便宜弃舍。
“葩”即“花”也,而“葩”字不亮;“芳”即“香”也,而“芳”字不响:以此类推,不一而足。
宋、唐之分,亦从此起。
李、杜大家,不用僻韵;非不能用,乃不屑用也。
昌黎斗险,掇《唐韵》而拉杂砌之,不过一时游戏,如僧家作盂兰会,偶一布施穷鬼耳。
然亦止于古体、联句为之。
今人效尤务博,竟有用之于近体者。
是犹奏雅乐而杂侏儒,坐华堂而宴乞丐也,不已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