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1)不能识别并避开来访者的依赖是咨询师最根本的失误,结果常常是一步错步步错,而我们训练营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大家避免犯这样的错误,因此要好好复习依赖,提升避免被依赖的意识,具体方法是在咨询中“不急”,让“定”生“慧”;(2)熟练掌握我所提到的专业名词的内涵和外延,比如依赖、共情、心理问题、协助、求助者、来访者、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的技术等。
依赖是指当咨询师引导、帮助求助者探索、解决自身问题时,求助者却依赖咨询师,企图由咨询师代替自己解决问题,这种现象是依赖。
依赖的表现 :
1、可以是诸如“您帮我分析分析,我怎么就是对丈夫不放心呢?”这种不宜察觉的形式;
2、可以是“您让我思考没有与他人搞好人际关系的原因,可我想不出来!”这种阻抗的形式;
3、可以是“您说我是毕业参加工作,还是考研究生,这件事上该怎么办呢?”这种间接的形式;
4、也可以是“您直接告诉我离不离婚吧”这种直接的形式。
无论哪种表现形式,依靠他人而不是依靠自己解决问题是依赖最基本的特征。
依赖产生的原因 :
1、来自于求助者的原因:
(1) 有些求助者可能不理解心理咨询的实质,是咨询师通过促成求助者的心理成长,自己动手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是希望咨询师主动替自己解决问题。因此,当咨询师提出问题请其思考、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时,求助者会产生依赖。
(2)有些求助者多年来已经养成了依赖个性,遇事不是靠自己去解决,而是等待他人、依靠他人、要求他人,企图由他人解决自己的问题。
(3)有些求助者的个性懒惰,有时明明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但不肯付出努力,等待他人现成的帮助。
(4)有些求助者虽然愿意解决自身的问题,但不愿意承受抉择的痛苦,希望咨询师替自己做出选择,把选择的痛苦转嫁到咨询师身上。
2、 来自于咨询师的原因:
(1)有些咨询师的咨询理念存在偏差,认为咨询师应该更积极主动地帮助求助者解决问题,因此可能过于主动,致使求助者依赖。
(2)有时求助者性格内向,也缺乏解决问题的积极主动性,性格急躁、缺乏耐心的咨询师可能会主动地替求助者探索解决问题。
(3)有些咨询师可能经不住求助者的再三请求,对求助者有求必应。这些都可能使求助者产生依赖,阻碍咨询的顺利进行。
对依赖的处理 :
(1)咨询师务必向求助者讲清心理咨询的性质、发生效果的机制,使求助者对心理咨询有正确的认识,对咨询效果有理性的期待。
(2)咨询师对求助者的依赖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一旦出现依赖,咨询师应鼓励求助者自己进行探索、自己努力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3)咨询师必须坚持正确的咨询理念,以促进求助者的心理成长为咨询的总目标,以促进求助者心理能力提高,视自己探索、解决问题为己任。咨询中应做好耐心的启发、引导工作,不主动替求助者解决问题,不替求助者选择,不给求助者出谋划策,不帮求助者“拿主意”,不对求助者有求必应,避免使求助者产生依赖。
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
会谈必须是在心理咨询师的控制下进行。也就是说,会谈的方向、所涉及的问题及会谈时间,都必须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另外,控制会谈的内容,对保证心理咨询的效果十分重要。假如把会谈搞得漫无边际,求助者很快就会因为无所收获而厌烦。
控制会谈和转换话题的技巧很多,而且可以随机应变。
(1)最常用的方法是“释义”,所谓“释义”,也称为“内容反应“,即把求助者说的主要内容中重要的部分反馈给求助者,详见本教材第二章心理咨询技能部分。 在控制会谈和转换话题时,释义的操作方法是,重复求助者话语的主要内容,并顺便提出另一个问题。这样做,使求助者感到很自然,会感到心理咨询师的问题提得合理。
(2)中断。所谓中断就是在会谈中暂时休止一下,当求助者因情绪激动或思维混乱而喋喋不休时,不能够硬行迫使他停止会谈,这时,可以替他倒一杯水,请他取一样东西过来,或者建议他换一个地方再继续谈等等。如果时间有限,也可以建议暂时停止会谈,下次再来。
(3)情感反射。即心理咨询师有意识地激一下求助者,使他把会谈转向某类问题。这里必须注意的是,在初次会谈时尽量不使用这种方法,因为这往往会引起求助者的情绪紊乱,一时难以控制。因此,这种方法在治疗中也是慎用的。
(4)引导。即由目前的话题引向另一话题。引导不是直接建议转换话题,而是由原来的话题引申出新话题。 比如,当心理咨询师想要了解求助者的一般社交关系,而她本人却喋喋不休地埋怨自己的丈夫时,可以把夫妻关系引申为人际关系的一种,一方面表示对她的同情,另一方面把她的思想引向更远的地方;随后在提出同事关系和朋友关系的问题,进而使她谈谈她的朋友们对她的态度,这样引导比直接发问要自然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