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类新闻、短视频以及其他新媒体铺天盖地砸下来的时候,在网络上总是会出现各种语言,赞扬的、批评的、追捧的、贬低的……
前段时间,我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句话:三观是来约束自己的,而不是审视他人的。
这句话,应该怎么样正确的解读,我一时不知所措。
首先,三观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三观是我们道德评价的基础。
那道德是什么?道德,是由思想行为所表现的,有一定标准的,社会、风俗,习惯。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词,道是方向、方法、技术的总称;德是素养、品性、品质。道德双修是人生的哲学。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
三观有没有对错之分,有人认为没有,有人认为有。相对情况下,我说的是相对,正确的三观是在道德和法律之内的,那错误的三观,自然就是道德和法律所不允许的,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毕竟,道德和法律也是人类自己长期发展下来的产物,是人类自己制定的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法则。
如果三观在相对情况下没有正误之分,那我们为什么从小学习所谓正确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那如果有正误之分的话,那为什么会对恋爱期出轨的人加以评判,那为什么又会有人赞同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三观在相对情况下是有正误之分的,当然我一直信奉中庸之道。
如果,三观或者说是道德观在没有了正确审视别人的作用,那么每一个人都可以为所欲为。
就比如某视频中的“吃桃桃,好凉凉”,该视频既没有损坏其他人该有的利益,不喜欢可以划走,那为什么会遭到多人的抵触,因为不符合我们所存有的三观,在我们的观念中,炎黄子孙,当有中华男儿的气势,若不能镇守边疆,那就保家安宁,若不能威风凛凛,那就温文尔雅。
再比如,在别人的恋爱期里,一方出轨,我们为什么嗤之以鼻,当被出轨的一方哭诉的时候,我们会认为出轨一方应该被指责。
当某一个人说我就是喜欢破坏别人的感情,或者某一男子说喜欢吃软饭,我们就会说,三观不正,三观不正即这种三观是错误的。
正是因为三观有了正误之分,为了顾忌世人的舆论,才会约束了一些不被认可的行为。
“三观本没有对错,在乌鸦的世界里天鹅也有罪”。我个人不知道怎么理解前者和后者有什么关系。如果这样说的通的话,那我们为什么又要把虫,分为益虫和害虫。抛开所有,追根这个世界,那确实三观本来就没有对错,“三观”本身就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的产物。但是为了人类的发展或者说是为了人类认为正确的发展,那三观应该存有正误之分,就好比战争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
要是抛开人类的进化,那争夺领地是一直存在的,争夺领地的根本是为了生存,想要生存下去有什么错。正是因为我们发展到了现在,我们有了我们所谓的对错。
其实没有绝对的对错,对错都是相对的。而这个世界本来也没有对错,只是在人类发展进化到了现在,有了所谓的对错;是非善恶也是人类发展的产物。
(该文章仅表达个人观点,无抨击任何人的意思,有不同观点可评论区评论。本人信奉中庸之道,崇尚思想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