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由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副教授卢立涛教授带来的《好老师和好学生是“折腾”出来的》,用全新的角度诠释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育故事。人们常说谁谁谁爱折腾,一般都是说这个人没事找事,是个贬义词,而今天卢教授对”折腾”一词做了全新的诠释。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事情敢于折腾总比坐着不动要强的多,当然这个”折腾”不是让人没事找事,瞎胡折腾,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就是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来”折腾”。要做到”折腾”有法。
讲一讲教学中我折腾学生的趣事,记得还是刚上班的头几年,我年年担任培智小班的班主任,因为孩子小,智力障碍程度较重,一般班级卫生都是由老师来完成,这已经成为一种惯例。我接手班级以后,我想做一个”懒老师”。我给班级里的孩子排了卫生值日表每天三个孩子来完成,一个扫地,一个抹桌子,一个倒垃圾。第一步,我要让孩子们明白各自值日的时间,第二步,我要让孩子们明确分工,知道自己值日当天的工作是什么,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我要手把手的教给孩子们如何抹桌子,如何扫地,垃圾倒在哪里?看似简单的几个步骤,在年幼的特殊孩子这里却难如登天,光是第一步和第二步我就用了一个月才给孩子讲明白,到了第三步,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唐氏综合征的孩子因为接水把自己的衣服都洗湿了,扫地的孩子不会拿扫帚,在教室里弄的狼烟滚滚,倒垃圾的是个多动症的孩子,直接把垃圾桶扔在了垃圾堆里就回来了,连续推行实验了几天,情况几乎没有改善,有人劝我”不要”瞎折腾”啦!让这些孩子干个活比顾人干代价都高,打扫个卫生也不算个啥,有费那个劲的功夫,卫生都不知道打扫多少遍了,还不如自己干得了。”我却不听劝,非要一条道走到黑,天天手把手教孩子扫地,把抹桌子按步骤分解,一点点的教,垃圾应该倒在哪里,进行实际演练,一遍两遍,已经记不清重复了多少遍,说真心话,这个过程我觉得自己折腾了学生不说,简直是在自虐,重复的语言,枯燥的动作重复,理解力和肢体协调力严重不达标的孩子,在教了很多遍都没有成效的那段时间我也在质疑自己,有没有必要坚持下去,庆幸的是不管别人说什么,不管教孩子有多难,可我还是坚持了下去。如今,孩子们已经能各司其职,有条不紊的完成卫生打扫,当好班级与班级,老师与老师之间的信息传递员,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沟通交往能力都有一点一滴的积累到今天达到量变,有了质的飞跃,很多家长都欣喜的告诉我孩子在家的变化,生活自理能力变强了,协调能力进步很大,有几个充当班级信息联络员的孩子语言表达和言语清晰度都有了很大提高,与人交流的意识和主动性都提高了,通过这场略显漫长的”折腾”,孩子们达到了启智慧,会生活的教育目的。
好的教育充满正能量的”折腾”,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的过程又何尝不是场惊心动魄的”折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