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写作指南,似乎总是摆出一副高人一等的样子,列出一些基于经验却关联甚微的条条框框,对写作者们指指点点,让他们机械地遵守这些规则。可是,现如今,写作者们越来越有科学批判精神,也开始敢于质疑权威,不再信服于“就是这样做的”或者“因为我是这样说的”等诸如此类的指导。本书作者史蒂芬•平克认为,传统的写作指南已无法满足二十一世纪写作者的需求了。
作为一名心理语言学家和认知科学家,平克希望把关注阅读过程中心理动态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写作指导上。他认为,如果写作者知道写作建议背后的原因和意义,他们会更好地记忆、更娴熟地运用这些建议。
作为一名严谨的科学家,平克一开篇就清楚界定了这本写作指南的适用人群:知道如何写作并且想写得更好的人,其中就包括我这样的受学术论文写作荼毒颇深、随便写一句话都犹豫不决生怕没有恰当引用的学术腔作者。
这是我第一次阅读写作指南类的书籍。倒不是说我的文笔有多好,而是曾经的写作乐趣往往来源于捕捉思绪、探索自我的过程,并未过多考虑读者的心情。后来看着江湖上出现越来越多荒谬的心理学知识、甚至错误地影响到很多的来访者,逐渐生出一种“传播正确知识”的情怀,想要执笔奋战。但很可惜,从前自我中心惯了,现在要与读者对话,难免有些力不从心。
如何与读者对话,带读者看世界,平克在这本书里言传身教。
像所有的中小学语文老师一样,平克先带着读者欣赏了四篇文笔优美的作品,强调用心阅读好作品的重要性,鼓励读者培养反思好文笔好在哪里的习惯。接着,他自下而上地总结道,文笔优秀的作品都有一些共通点,比如用词新颖、描述具体、关注读者的视角、善于引导读者的注意力、用词简明、调动读者的感官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有表现出你希望向读者展现某些东西的热情,就像饶有兴致地跟朋友聊天一样。紧接着,平克借用了“看世界”的隐喻,文章就是那扇看世界的窗。他指出写作的目的是呈现不偏不倚的真相,作者和读者是平等的,而引导读者发现真相的过程是以对话形式呈现的。
最高原则清楚了,具体怎么做呢?平克没有急着进入这一教学步骤。恰恰相反,他举起了反例,毫不留情地讽刺了自我中心过于强烈的专业腔。例如,把接下来想抖的包袱直接说出来(如“接下来我要讲的东西将会非常搞笑”),用概念去解释概念(如“面对压力时的复原力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的概念”),把一个个好端端的动词变成一个个僵尸名词或形容词等。这些警告,对深陷学术论文泥沼又想写说人话文章的我来说,针针见血。他一口气挑出了不下十条“禁忌”,我感觉自己已无路可走。
可就在我觉得脸被打得很疼、羞愧难当、认为自己简直一无是处的时候,平克说,没关系,虽然我指出了这么多毛病,但我十分理解你,要向一个门外汉介绍你烂熟于心的东西,的确很难,我们都受到了知识的诅咒,自我中心是人类心智的特点,现在,让我来告诉你如何一一破除这些诅咒吧。至此,平克终于向读者伸出橄榄枝,邀请我与他共同踏上改造学术腔这条漫长而愉悦的道路。
专业教学正式开始。平克耐心地讲解了如何像一张网、一棵树一样支起一个句子,以及正确和错误的语法、用词和断句。这两部分似乎只适用于英文写作,也让我有机会重新检视从前的学期论文。虽然句子具体怎么写的指导与中文关系不大,但是,平克对如何串联上下文逻辑的论述却让我深受启发。他借用休谟的看法,把语言之间的组织关系分为相似(并列、对比)、邻近(时间顺序)和因果。好的文章,需要在考虑到读者反应的情况下精心设计语言之间的关系,展现出一个连贯之弧(arcs of coherence)。
我才刚启程,“传播正确知识”的情怀余温仍存。这本书不仅让我的写作练习有章可循,还为它赋予了新的意义:练习如何与读者对话,即是练习共情。正如平克所说,对一位有文化修养的读者来说,简明扼要的句子、引人入胜的隐喻、妙趣横生的旁白、优雅的承上启下,都是人生最大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