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昨夜,爷爷来到我的梦里,还是那副慈祥的面庞,长长的白胡须,十八年的陪伴,无论是现实还是梦里都是那样真实。今天,爷爷说过的那些朴质的话语,还时常在我耳边响起.
“你很聪明,未来一定会很好”,这是我小时候经常听到爷爷的鼓励与夸奖,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一颗自信的种子。不管是小聪明也好,还是大智慧也罢,我都没有,我是一个笨拙的人。但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一直很自信,这对于成长的岁月、生活的方式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无论生活中遇到多么艰难的问题,都可以乐观的面对,并保持一颗敬畏而好好奇的心。
1. 今天的孩子不是玩得太多,就是学得太累;不是自信过强,就是过于自卑。这对于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如何把握一个度,如何让孩子有一份“稳重”的自信就显得尤为重要。
2. 作为父母,时常对孩子多些鼓励,少些批评,多些陪伴,少些指责,这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投资。不要总是在孩子面前讲他的弱点,这样就会在孩子的心里扎下了一根刺,每次都去按一下,父母的心疼就会变成孩子的痛心。
3. 与孩子的沟通是一门艺术,既不是一味的说“好话”,也不是一味的讲“坏话”,需要我们也变成孩子,有孩子一样的思维方式,平等的态度、轻松的环境、温和的话语,是一切沟通的前提条件,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
“宜勤天下无难事”,无论是家务活还是求学,爷爷总是这样说,最为朴素的理解,只要勤快,总能找到吃饭的碗。小时候,帮父母分担家务,在劳动中获得父母的夸奖、劳动的乐趣。长大后,勤劳的工作,获得相应的报酬,并学习技能提升自己。这,就是劳动的魅力。
1. 由于城市化的加剧,很多家庭都在生活城市里,城市里的孩子物质丰富,生活便利,但有一个问题,就是劳动的环境变小了,甚至没有了。前几年还看到一个极端的报道,一个高中孩子竟然不会自己洗衣服,听起来是一件“恐怖”的事情。
2. 纵观人类史上伟大的人物,无一不是勤劳的人,不管从事那个行业,都在自己的领域里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时间与实际劳作。所以,孩子幼年时代的劳动积累我认为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从来没有体验过家庭劳动或“社会劳动”,如何可以勤奋的学习?知道金钱的可贵?体会父母的辛苦。
3. 劳动的过程,我认为是一种习惯的积累。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从整理自己的书包、玩具、床铺开始;从自己刷牙、洗脸、冲凉开始;从扫地、理菜、倒垃圾开始,这需要培养,也需要实践。如果再大些,去参加一些社会公益劳动、小志愿者等,让其知道这是一个需要劳作的社会,没有劳作,就没有收获。
现实,爷爷离去好多年了,我会将当年他给我讲的那些“道理”一直实践下去,并传递给我的孩子,希望他也一样,成为一个有自信,爱劳动的“好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