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贫穷的本质》有感

    这两周在断断续续地读《贫穷的本质》一书,如果不是作者获得了诺贝尔奖,相信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发现这本书。虽然书在2013年已经出版了。

    书里的内容也是,大多取材与全世界都知道的贫穷地区:穷困的非洲地区、贫苦的印度各邦,通过跟踪实验对比,在教育、医疗、生育、保险、存款等方面做事实性比较,说明一些可能会造成穷人之所以会穷的原因或现象。

    书还差两章没有读完,但是,对比自身的穷困属性:没房没车没对象没存款没保险,生不起病旅不起游吃不起猪肉,思考自身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放弃了进取性的学习,没有进行教育的持续投资,并且将之前的学习全部浪费了;

二是没有为自己及父母置办保险,造成了现在哪怕是想大胆的尝试新的生活,却没有任何措施保障未来可能的失败带来的生活窘困;

三是存钱意识不足,没有深远的考虑,将目标定的太不切合实际,造成了破罐子破摔的局面,如果制定具体的可实现的每个阶段的目标,一步一步去实现,相信不会是现在这个情况。

    书读完了之后,要对应书中的各种不可取的穷人思维,采取针对性的方法,改变自己的穷人思维,改善自己的生活实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