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语文课标已经陆陆续续被许多专家名师进行深入解读,与2011年课标相比,新版课标不小的改变,对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都进行了具体的指导,体现出对教师教学理论的实践和教学能力的提升的重视,也表现出对于语文学科育人功能的重视。课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更新,教师更应该与时俱进,提升自我。
首先,从理论上,课标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概念,即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程的理念包含了核心素养的发展、学习任务群的构建、课程内容的整合、学习方式的变革、评价导向作用的重视。由此,教师要使得学生可以通过语文课程学习,形成文化自信,能够进行语言运用和审美创造,具有思维能力。
其次,从实践上,课标提出了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什么是“学习任务群”呢?就是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师要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这和之前热门的大单元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大主题或大任务为中心,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和开发,形成具有明确的主题、目标、任务、情境、活动、评价等要素的一个结构化的教学形式。“学习任务群”有几种类型呢?主要有三种不同类型:基础型、发展型、拓展型。具体有: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
在这里,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新旧课标之间的差异。同样是要求识字、写字、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而新课标按照内容整合程度的不同,分层面设计学习任务群,明确每个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对教师的教进行了更为细致清晰的要求。
最后,对于教师来说,新课标带来的诸多新变化无疑意味着新的冲击与挑战。是固步自封,视而不见,还是积极探索,与时俱进,这是每个教师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一个态度问题,一个能力问题。
新课标对学业质量进行了详细描述,初中学段就有两页之多。我想这些学业质量的描述,不仅仅是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更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教师必须要坚持终身学习,提升专业素养;立足教学实践,提升教研水平;适应时代要求,提升信息素养;聚焦关键问题,学习典型经验;依据课改理念,设计教学内容。
拥有真才实学才能立足于世,新课标所强调的语文熏陶感染作用,何尝不是对教师的要求呢。相信通过对课标的不断学习,教师打破思想的束缚,激发教学的热情,与时俱进,让自己的教学走向开放与敞亮,语文学科一定能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培养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