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听到基金这个概念,是2007年的超级大牛市时间。那时,千股涨停,万众欢呼,到处洋溢着乐观,沪指直冲万点而去。十年来,多少神话被雨打风吹去。如今,听香帅老师细讲基金,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对于普通百姓接触到的基金而言,大致可以用一个二维坐标系来描述,X轴是投资标的,Y轴是投资风格。
投资标的主要有三种:股权、债券和货币。它决定了基金的基本属性,以及它的收益率、风险和流动性。股票型(偏股型)基金追求的是高收益,债券型基金追求的是安全性,而货币型基金追求的则是流动性。每个人都会希望找到那些高收益、低风险和高流动性的金融产品,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配置不同的基金:
收入稳定、风险承受能力高的时候,比如中年的时候,多配置股票型基金;
年纪大了,或者是没有固定收入的时候,就应该增大债券型基金的配置;
如果面临出国、结婚、买房等流动性需求的时候,就应该多配置货币基金。
各个类型基金配置的比例应该根据对收益、安全、流动性的要求的变化来做调整。另外,想玩期货,可以买点期货基金;想投资海外,尝试下QDII基金。
投资风格指基金是“主动投资型”还是“被动投资型”。被动型的基金就叫“指数基金”,它一般就是选取一个特定的指数成分股作为投资的对象。主动型的基金就是要战胜大盘,基金经理们通过挑选股票(选股),选择买卖时机(择时)等方法,希望获得比大盘指数高的回报率。总之,被动型基金投资的是“长期趋势”,而主动型基金投资的是“短期波动”。
这个坐标系,就是基金投资的一个大框架。除此之外,有一些小技巧也可以参考:
1.看宏观大环境。牛市买趋势,多配置被动型的指数基金,熊市求稳妥,多配置一点债券型基金。
2.看行业。对某个行业特别地有信心,不妨选择行业或者板块的指数基金。
3.看时机。央行降息降准时,债券的价格会上升,债券基金的收益会上升,应该果断地加大债基的配置。反之,央行加息或者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时,可以下调债基的配置。
4.看品牌。挑选主动型股票基金的时候,挑那些王牌基金公司的王牌基金。具体而言,就是选择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旗下最有口碑的基金。而在挑选债基的时候,我建议你可以挑选银行系的债券基金,因为大部分债券都是在银行间市场交易的。
真是不敢想象,十年前的我,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购入了人生第一笔资金,如同“举着火把穿过炸药库”。结局不难想象,七年后依然亏损30%出场。想象掌握文中的基金投资框架,即便不能做到不赚不赔,起码不会收获出乎自己意料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