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儿找时间,一昼夜只有24小时。
今天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其中有两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共鸣。
一 许多中学毕业生害怕上师范学院。
二 教师的孩子大多数不想当老师。
究其原因普遍认为,即使教师有很长的假期,他们的工作依然很不容易,没有空闲时间。
教师能不能工作得使自己有空闲时间呢?事实上老师的时间被这样分占: 在校工作三到四小时,备课批改作业不少于五到六小时,课外活动不少于两小时。
教育工作的作风和性质本身让教育是一件需要花时间的工作。如一位工作33的历史老师上一节观摩课,听课的领导及学生都屏息坐着,听得入了迷。邻乡的一位老师问他备这节课花多长时间?他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的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
这种每节课都准备了一辈子,是在准备什么呢?那就是阅读,天天看书,终生与书籍为友。阅读不是为了明天上课,而是出自本性的需求,出自对知识的渴求。
优秀教师教育技艺的提高,正是由于这种经常性的阅读,不断地补充了他们的知识海洋,在教师的知识海洋中教科书一年比一年成为愈来愈小的一滴。这种理论知识有数量转变为质量,衬托着教科书的背景愈宽广,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分配注意力的能力就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