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钢铁侠》这是本看标题就让人有阅读欲望的书:莫非在现实世界中真的有一个千万富翁,在工作至于穿着一身的钢铁战衣去打毒枭、维护世界和平?
带着这个疑问看完了这本书,老实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比较一般,比如第一章节的主要是两个主题:
1、叙述作者如何克服采访收集资料的艰难、这的确增加了本书的真实性,但也仅此而已。
2、马斯克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明星发明家、企业家和实业家。
从第二章节开始进入正题,成长期的马斯克是一个充满好奇和活力的孩子,同时学习东西非常快,比较独特的是他,他在五六岁的时候就可以将看见的东西复制到脑中,想象着它们与其它对象交互时发生的变化。
后来离开南非去了加拿大那段经历比较具有传奇性:在 蒙特利尔的表舅其实早已搬家,他去扑了个空。在这一阶段他开始了恋爱、更多的和朋友交流,虽然后来他坚持自己在大学期间就已经追求一个整体计划去思考电动汽车、太阳能、火箭,但真实性其实已经不重要了,毕竟他的确在做这些事。
马斯克在硅谷实习期的经历,让他发现硅谷是他一直在寻找的乐土,这是一个能够实现他的野心的地方。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拿到双学位后便在硅谷定居,虽然书中提到过马斯克在斯坦福大学待了两天就退学了,原因是因为他无法抗拒互联网的诱惑,但据网上信息,这段经历真实性存疑,姑且相信吧。
马斯克的第一个项目是接触一个黄页推销员的网络分类得出的灵感,这就如同facebook老大,通过学长的创意得到灵感一样,成功人士总是能抓住稍从即逝的灵感来转变为营利性活动。那时候还是在95年,了解互联网的人很少,他们的项目名为Zip2,内容是帮助小企业将自己业务信息展示在网上,让公众通过网络知道他们的存在,网站会给企业们创建一个可搜索的目录,生成相应的地图,有意思的是,这件事基本上和马云当年做的事情一模一样,也许初期的互联网更体现了链接的功能。这一阶段中,马斯克做了一件即便是今天看来也是独辟蹊径的事情,他做了一个个人计算机大小的箱子,扣在软件上,在箱子上安装了一个轮子。当潜在投资人造访,马斯克就会向他们展示机器,似乎Zip2在一台超级计算机里面运行一样。而投资人也对此印象深刻。
如果一直这样发展下去,也许Zip2只是一个网络名录平台,但是在1996年初,风投看中了这家公司,于是随着资本注入,业务模式也开始发生了变化,比如团队开发了一个软件包,出售给报业公司后,报业公司可以反过来创建自己的地产商、汽车商和各种分类广告目录,减少了报业公司对互联网的开发融入成本。
而业务模式改变也导致了公司结构变动,马斯克被风投逼迫担任了首席技术官,而CEO由另一个业内更有经验的职业经理人担任。这样的调动让马斯克很快发现自己的不足,新入职的技术员能力远超自学承才的马斯克,而这也是一个可喜的变化,这些技术员的到来改善了团队工作结构、设定了切实可行的最后期限,而不是如同马斯克之前定下的不切实际的任务期限目标。
公司在索尔金这位新任CEO领导下在新闻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当Zip2成为报业的幕后玩家,却让马斯克懊恼不已,他更希望公司可以直接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变成面向消费者的目标市场。而这个分歧点随着城市搜索公司合并案的失败而达到临界点,最终公司被风投卖给了康柏,而风投获得了20倍的原始投资回报,马斯克获得2200万美元。正是这次事件,让马斯克学会了一定要为公司控制权和CEO职位而战,这件事和乔布斯当初的教训何其类似。而新的项目正在马斯克的脑中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