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我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迷茫了?
思想在流浪,在这个充斥着喧嚣的信息时代彷徨。人们渴望倾诉,渴望分享与改变,也渴望找到心灵的停歇处。在纷乱的碎片信息中,不少人正在迷失自我——我们终日沉浸在对人生警句,心灵鸡汤的倾慕中,博览着养生之道,秘诀和技巧,并盲目地将其奉为奉为圭臬,最终却手足无措地在大量的教育言语中迷失了方向。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简言之,我们所了解的大部分道理都是以方法为中心,而不是以遇到的问题为中心来表达。过度的看重方法论的人,就好像一个丢了钱包的醉汉,但他不去丢失钱包的地方寻找,反而在路灯下寻找钱包。他的理由则是:路灯下光线更好。
人类作为万物灵长的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人类思想在个体间的清晰差异性。世上难以找到一模一样的人,更不可能找到思想境遇不相差分毫的人。社会国家,法律法规的建立,源于天性和后天教育的同根性,即便如此,也难以满足所有人心中对至圣法典的美好想象,何况是落实在细微小事上?营销号,自媒体只是提供一个思维的毛坯房,他无法直接给你一个舒适的环境让你居住,但你可以看着它,在心中构建出你想要的房子,以此满足你对生活的畅想。
但现实是疲惫不堪的人们急于寻找些什么来安抚自己无处安放的灵魂,这导致了不再精雕细琢,而是套弄烂用,从而导致对一类相似的问题使用千篇一律的应对方式,忽略了在解决问题时看似毫无关联的,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即个体思维的差异性。
设想你失恋了,于是你开始提问:如何快速从失恋中恢复过来?有的人告诉你:这世界上可以治愈一切的良药是时间,也有人说:寻找新欢是最快走出失恋阴影的方法。还有的人说:提升自己,当你足够优秀时,就不再将视线局限于这个人身上了。
这些方法对吗?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都对,但却不一定适合你。这些方法是回答者通过自身的经历总结归纳出来的,他们可能通过这些走出了失恋的阴影,但每个人所经历的分手过程不尽相同,盲目的套弄滥用只会弄巧成拙。
当我们过度依赖这些不适用于自身的方法时,就会再次陷入迷茫,一味的强调别人所给的建议,而忽略了自身问题的独特性,从而淡化了寻找解决办法的所需的创新力,以及对问题本身的反思。
所以你的思想继续流浪,在这寻找答案的旅途中不断思考:我听过很多道理,为什么依然过不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