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回望与远望
南下北上离京返京,地铁高铁高铁地铁,两天时间一个完整高效的工作闭环,绝对没有舟楫之苦鞍马劳顿,期间往返之中痛快淋漓的读完了《独醒之累》《费曼学习法》及《我有点儿胆怯,但想和你好好说话》半册,自然也还碎片化的沉思默想了好多事情,在很多人过得很无聊的旅途中很是做了一些有聊的事情。一万年太久,我觉得这生命和这时光就应该过得如此饱满。
在与校长们的分享中,我很自然的随手就拿出了《独醒之累》的阅读心得。真的,在不同的时空或者是足够深远的时间点位看一桩事物,我们会得出相当不同的结论会有相当不同的觉察和体悟。正如我们从现在去看待那个时代的郭嵩涛的言与说、思与行,可能更容易看到事实和看出真相。我们审视学校省察教育,我觉得,亦是如此。
对学校对教育,我们需要必要的回望和远望。亦如这个班里的众多校长门,我们把自己抽身出来,可以尝试着从另一个时空去冷眼看看我们那个火热的工作现场的。
我们处身学校身处教育现场,大多是被各种力量裹挟着走动的。虽然有时有些自觉不甘,但也少有一份智勇去特立独行——由此也可见那些敢为天下先冒天下之大不韪去突破局限者的勇猛与伟大。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如果不去做或者是如果无缘做这种必要的“回望和远望”,其实我们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和做了什么甚至做的意义何在的。这岂不是无异于盲人摸象?荒谬吗?但我们能说那些盲人触摸到的不是“真实”?
但那些盲人触摸到的那些“真实”绝对不是真正的“真实”。我们在学校在教育中需要力避需要警惕的也就是那种荒唐荒谬的盲人摸象般的“真实”,我们期待的学校和教育的是完整的美好的有意涵的“真实”。所以,对学校对教育的“回望和远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很自然的了,也应该是一个称职的校长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天命所在。只是我们要拥有这份“回望和远望”的视野和高度、眼光和眼神、清醒和孤勇,那是需要我们真正下功夫去读书去学习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实践的,心上磨,事上练,这就是修行!这其实也是在透析自我和强大自我。但我觉得,这生命这时光就应该过得更加饱满。
……
晚归的地铁上行者寥寥,难得的清静更容易让人清醒更容易引发人的深思。把白天交给生活了,那晚上就给与灵魂吧。深夜里这份出自灵魂的由衷感慨和深沉反思,也可算作是对自我的一种回望和远望吧。
摘录《独醒之累》数句如下:
1.具有启蒙意义的历史理性,往往在以成败论英雄的逻辑之外。
2.而对于我们来说,已成的历史,当然需要尊重,未成的历史可能性,则更加具有启示性。
3.历史从来不只是一种关于过去的叙事,还是关于现实和未来的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