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很要好同学跟我说,她花了3999元起报班学PS。
我问她你学PS的目的是什么?
她说道,因为我工作中要用到PS呀!
其实她的工作是行政,极少涉及到要用PS的地方,只是上次她做一个PPT里面的配图用到了效果图,所以这才觉得PS应该是她能力的一部分。
这位姐姐我们喜欢叫她A姐,在大学中是非常勤奋的学生。
大学四年的图书馆每天都有她的影子,拿到计算机专业以及工商管理专业的双学位,除了应付计算机本专业的功课,也考了证券从业资格证,会计证等不下于10本证件,在我们眼里是不折不扣的“学霸”。
不过最后却选择了一份似乎跟她研究领域相去甚远的行政岗位,于是每天过着伴随打印、装订、通知、快递、会议记录等公司杂务的生活。
她的微信签名是:做一名终身学习主义者。
其实从学习的态度和坚持度来说,我坚信她是我的一位崇高的偶像。
但但但但是......这样的学习,90%都是无效的。为什么?
第一、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花时间在这个领域,相应地必定会减少另外一个领域的学习
我们都知道一万小时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你在会计领域花了1000小时,就必定会相应在营销领域减少1000小时的学习。A姐大学四年考了各种不同领域的证,也为每一张证都花了不少的时间,导致每时每刻陷在“学习-备考-拿证”的循环中,大四大家都在找工作了她还在备考,最终也以草率地拿到一份行政工作而毕业。
第二、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很重要
A姐是陷入典型的“通过学习让自己感动”的类型。
如果不输入点什么,会紧张,会焦虑,会感觉与时代脱节。
有这种意识绝对是正确并且提倡的。
但前提是,你需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你想成为一名财务总监,你就不需要花太多学习在绘画上。
你想成为一名编程高手,证券从业资格证对于你来说用途不大。
你想过自己30/40/50岁时是什么样的生活或职场状态?
你准备在哪个行业或领域深耕成为专家然后创业?
当你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想在哪个领域保持竞争力的时候,你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式找到自己要学习什么。
请教过来人:找业内前辈或领导请教
让工作告诉你:你的工作中要用到什么能力,你准备跳槽时招聘需求写着要什么技能?
志同道合的人:找到同行小伙伴或者社群
第三、没有构建自己的能力树,你的学习会变得没有方向
我们每天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碎片化知识,比如公众号上面的文章,干货类型其实不少,鸡汤也会给你一点启示。但是阅读过后,我相信没有多少人能做到以下:
经常温故;
整理收藏夹,让这个知识变成自己体系的一部分。
其实有构建能力树的这个意识的人不多。
能力树是指引你学习的管家,一是可以起到提醒和记录学习内容的作用,二是可以让你建立你的核心竞争力。构建自己的能力树对于你整个职场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构建自己的能力树,笔者蟹老哥举个本人的例子。
我从事的是互联网营销领域,每天跟流量内容打交道。
我用思维导图给自己建立了自己的能力树。
(什么是思维导图?改善逻辑,记录备忘,目标分解神器,后续更新我会将自己使用思维导图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示例:我的核心能力构建分成三类。
最主要的是我从事互联网营销工作需要用到的技能,如文案撰写、活动策划、数据分析、广告优化、内容工具制作等
其次是英语技能(我的终身学习技能);
最后是未来创业或者投资必备的财务知识(这里是一些比较基础的财务会计知识,公司管理知识等)
我每天都会围绕这三类知识去给自己充电,并且感到很充实。
有一段时间因为出差没有及时更新,今天终于有空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小经验,希望大家喜欢。
另外,此前有朋友问除了干货外,是否可以定期分享一些材料工具等,是个很好的建议。
这期的分享是蟹老哥用了2年的PPT模板合集(3GB左右,有扁平化、苹果风、微软风等),有需要的朋友们可以在后台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