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族祖父张福和:传奇人生
与祖父同辈人里面,我觉得同族祖父张福和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为尊重他老人家,言语上不敢有半点损害,他老人家留给我的印象,极其深刻:讲原则,热情好客,言行痛快,尊重文化人,爱抱打不平,富有正义感,办事干净利索。
据老年人记忆,同族祖父张福和幼时聪明机灵,年轻时做过惊天动地的事情,担任过村里的村长。迫于生计,在阎锡山部队当过兵,打过仗。日本人打进山西,在日本人手下做过事,担任过忻县城警备队长。在忻州城,无人不晓。真实情况如何,我不知道。
在兵荒马乱年代,人们要生存,就要吃饭,就要养家糊口。有口饭吃,让妻儿老小不挨饿,谁能看到1949年后的事情?
同族祖父张福和对祖父非常尊敬。我对所有尊敬祖父的人,都存有好感。尤其是他“只要是真理、就不怕皇帝”的做人原则,以及敢想敢干敢承担责任的英雄气概,应该是我辈典范。
记忆中,同族祖父张福和与福和奶奶关系不好,可能是俩人性格上的差异。他老人家从那出来后,有人给他俩说合过,后来的情形,也在村民意料中:分家生活。后来,两位老人平安下世。
同族祖父张福和有两个儿子,大儿张有旺(1942年12月21日出生),我同族叔父。他老人家年轻时一表人才,有厨师手艺,在村民缺钱花的时候,他老人家往太原送砂,挣了不少钱。近年来,不服老,还做大生意,就是错过结婚成家的机会。有个懂事的女儿,对叔父也是安慰。
我与同族叔父张有旺的感情,不能简单用叔侄关系说明。他老人家一句“俺娃”,一句“狗拉”(村民土话,意思是长辈称呼小辈的习惯用语),让你体会到亲情……双手握住你的手,让你说不出一句话。你一说,他老人家眼里滚动的泪花,好像千言万语。
小时候,对村里的人或事,印象模糊,感觉抽象,没有切身体会,谈不上情义。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生对社会对家庭,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尤其对同族叔父张有旺,觉得他比亲叔还亲。这种亲情,从我们言谈中体会出来,还有我们言谈时的表情。
有时候,真想叫他一声父亲。
同族祖父张福和二儿张润旺(1947年4月19日出生),也是同族叔父,娶妻连氏,生二子,长子张子文,小名猫妞,次子张午文,他俩比我小,与我同辈,懂礼法,有祖父遗风,已成家立业。记忆中,年轻时,同族叔父张润旺身体不好,辛苦一年,所挣不多,好在两个儿子成人,新房于“非典”那年盖起。
可见,希望还有。
�{.��tҙ�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