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释放善意
到2025年的4月13日,我们淮安华顶鞋业有限公司已经走过了31个年头。1994年进厂的十七八岁的小姑娘们,她们的孩子大多数都参加工作了,有的已经退休了,许多人留下来继续干。我也和大家一起经历了生活和工作的风风雨雨。 我们用自己不知疲倦的双手,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适应,打拼,恋爱,结婚生子,买房买车。岁月沉淀出了许多珍贵的记忆——
记得杨会计是第一个被招聘过来的员工。记得1994年的大年初四,在新民东路厂里,第一个来报名的是齐连红同学。 记得胡春红报名的时候好像戴着一个帽子,很洋气的样子。 记得许梅同学先是被振华厂招去的,后来被我们“抢”了回来。记得刘青华的对象是我介绍的。 记得王丽芹、王周平姐妹俩是一起来的,然后日方需要班长名单随机拉她俩点卯。
记得葛志文和卢凤梅比做事一个不输一个,比赛场面一度白热化,让人感受到青春的朝气蓬勃。 记得那个时候振华厂院子里排水不畅,夏天一下雨就积水,放日本材料的仓库在一楼,很容易进水,我经常暴雨夜里12点喊王师傅赵主任赵寿如到公司排水,经常干到天明。
记得唐春琳她们几个人住在振华厂提供的宿舍里,冬天宿舍门不密封,我去看望她们,唐春琳好像穿着白色的棉袄,一幅神情黯然的样子。记得仇素红来应聘时不会机工,但是为了进厂说自己会机工,然后上班后班长安排她刺6275的小条子,做出一大筐次品,后来她勤学苦练,成了一名优秀的机工。
那时我们对如何做鞋子一无所知。来自日本总部的市川雅敏先生对我们非常严厉,一切都是高标准,就连打扫除都要用白手套去检验,没有污痕才算合格。那时堀内幸久先生多么可爱,第一次来中国的年轻的,堀内先生看到社长提前回国他一个人偷偷流泪,为了让他不想家,休息天我们让他坐上人力三轮车在淮安的大街小巷转。
那时我们只有不到100人,年产20多万双鞋。 一个人一天一双鞋也做不出来,有了市场,有了公司还有科技,现在我们780个人,一天能做出来13000双鞋,市场能包容一切渺小的人。
我们走过了31年,还要继续走下去,我们的历程没有什么辉煌,但我们一直对这个世界充满善意。
我做了31年的鞋子,这是我躲避这个世界的方式,它是我的斗笠和蓑衣,把尊严化到每一双鞋子里,从客人的笑容里体会尊严,把不能说的话跟鞋子说,也把对自由的期待放进去,让客户去走。
做每一双盼喜鞋,我们都秉承着做作品的思维。作品意识是作者立在使用者的立场上,发挥出自己的艺术家能力。我们设计师必须要把自己的心打造成艺术家的心。
不仅仅是轻,不仅仅是简,不仅仅是各种有益于足部健康的功能,设计师想到的是在您春天的路上,给您欢快,在您工作的场所给您自信,在您爱人的面前给您抚媚。
31年来,我们在盼喜这个团队里持续不断地向外释放善意,再通过认真地劳动把每一个人的善意释放在盼喜鞋子中,传达给世界各地的人们!
我一向不善于表达,但我一贯的善意已经表达一切,请体验盼喜鞋的客户和有幸看到这篇文章的人接受我善意的微笑!过去,让我们一起珍惜;未来,让我们一起再创;善意,让我们一起释放!
淮安华顶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费小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