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拖拉拉断断续续地翻阅了近两个月,今天我看完了《南下打工记》。
我先来说说我的“南下打工记吧。”
自高中毕业后那个炎热七月开始,我连续三年的盛夏时光都是在不同于作者米周实习地的另一个“南中国”——和深圳同一时间设立的汕头经济特区——度过。身在特区的工业区里,抬头仰望大工厂特有的天空——那里有大烟囱直插云霄以及自烟囱涌出的白雾飘向高空与云融为一体,耳边是隆隆隆的机器轰鸣声,整个世界都在围着资本金钱转,为之服务。我见的人,男人,女人,年轻的,年老的,坐轿车的,穿厂服的,在“中国制造”的大背景下,绞尽脑汁地赚钱、赚钱、赚钱和生活、生活、生活。
我有幸到一个民企的某车间工作了22天。我是一个不起眼但是挺重要的流水线生产者,每天按时定点到达工作车间,干着同样简单的活儿,心中不免起了烦闷之心,唯一的期望就是还有多久可以休息吃饭下班,还有多少天我就可以辞职然后去学校。但几秒钟后我想到了我的同事。他们的盼头似乎是家中的孩子、父母团聚聊天和每月为数不多的一两天调休。他们不只是我的同事,他们也是中国打工潮的一份子,他们有着共同的期盼。
厂里包吃包住,食宿条件也不错。去食堂吃饭时我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饭点到了,我的同事,或三五成群,或两两结对,也有单只,无不脚步匆匆奔往食堂。我问为什么,共事的阿姨说去晚了就没好吃的菜。吃完饭,人潮涌进各个不同车间,机器还响着。
这就是我见的“南中国”,一个真实、汇聚百姓百态的地方。所以,阅读米周的文字,我有一丢丢直击脑仁、切中内心的一点就通感。
社会,真的不是你想的那般简单和平静,不完美,差异个体,算计与攫取,寒碜的现实,缓慢的成长……阿亮们还想着卖红酒吗?当螺丝小姐想起当年是个个战战兢兢接电话的女孩会说些什么?过于自信的大学毕业生梦想一步登天,辞职然后呢?16岁时生下女儿的女孩、爱看成功学书籍的女孩以及在一二楼楼梯下的小房间里休息的“隐形人”保洁阿姨,她们都怎么样了?作者从刚入职的局外人、旁观者,慢慢随着实习时间变长、接触见识的人与事渐趋深入,他变得沉稳平静睿智。他用平实的语言,朴素的文字,向我们娓娓道来他所见的“南中国”和一个个普通国人,故事布局行文构思之间不乏作者独特的见解。
全书无瑰丽词藻,无华美修饰,无令人咋舌之表现手法,却深深吸引读者,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