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了李善友老师的大课—第二曲线。
这个课程其实主要回答了我们什么是创新?我们在创业和经营中为什么需要创新?创新对于企业家或者单一的个体又有什么用?
1.企业要不断的获取利润需要不断的增长,如何能够获得增长呢?有三个途径:红利,管理和创新
红利来源于行业红利还有人口以及GDP的增长,也就是所谓的选对行业躺赢。如果在十年前买下房产就可以享受到过去十年的房产红利,而我国经济的迅猛增长有很大一块来源于人口红利等等,可以用雷布斯的经典语录做个总结,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所谓的风口就是红利。可是,跨进2018,经济增速放缓,人口红利等等消耗殆尽,如何增长,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难题。
不要紧,咱还有第二个管理。在过去的几十年,各种经营管理书籍充斥市场,更有向管理要效益这句著名的口号。管理,也是增长的一块来源。可是,在近几年,管理也无法再继续促进有效增长。
还有第三个,也就是我们目前人人在谈的创新。也是我们能否得到有效增长的最后一环。
2.什么是创新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公认的创新增长模型,S模型曲线,在技术,产品,公司,业务,产业五大块都有有效的应用。而创新的模型就是S曲线,创新也分两种,一种是连续性的,一种是非连续性的。要区分它们也很简单,沿着S曲线的创新就是连续性,而非连续性的呢,是有一个个的S曲线组成
也许技术的连续性创新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拗口,相信你一定听过延续性创新,渐进性创新,累积性创新,常规性创新,微创新。他的特征是在同一S曲线渐进性增长,沿着原有的曲线持续改善原有的性能,主要定位于主流市场的主流消费者,它的主旨精神就是better。
比如英特尔的电脑从286到386的不断升级,苹果的产品在2010年发布iPad以后,只是在原产品体系上不断的升级更新。
在一个竞争稳定的环境里,连续性增长是最佳选择。但是连续性增长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极限点,这个极限点也叫失速点,一旦到达这点,必须有新的技术来取代,也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不破不立。新技术不是原有技术的升级,而是一种革命,他们之间交界的地方叫非连续性断层期,新老技术之间的革新也叫非连续性创新。
在熊彼特看来,非连续性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在这个创新的过程中,一条曲线成长为另一条曲线。非连续性创新比连续性创新规模大速度高,增长迅速。
熊彼特说,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唯一因。
而这里的创新是非连续性创新。它的最明显的应用就是摩尔定律。
今天复盘了创新的两种类型以及为何要创新,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