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明白,阅读的意义是什么?
白岩松说:“真正的阅读,是一种深刻而愉悦的体验,从中找到了自己,塑造了自己。”
爱上阅读,书本会成为我们一生的朋友,在每个阶段,都能给我们想要的人生答案。
阅读习惯是一种家族传承,想让孩子爱上阅读,父母就要喜欢阅读,我们能给孩子,孩子的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至少从我们这一代,开始阅读习惯的传承。
书籍能给孩子静下来的能力。
热爱阅读是培养理解力的基础。
一.如何引导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对阅读的热爱,增强孩子的阅读力,会让阅读这件事情事半功倍。
1、打造一个温馨的阅读环境,会滋养孩子一生
想象一下,一盏温暖的灯,一个软软的沙发,一张暖暖的地毯,旁边放着有着丰富故事的各种书籍,爸爸或者妈妈花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亲子阅读中,为孩子读着孩子喜欢的故事,或是探险故事,或是关于动物,无论哪种,孩子在未来的几十年,想起这一幕,应该全身心都是暖的,一个温暖、祥和而又有趣的童年亲子阅读时光,是孩子一生宝贵的财富,将滋养孩子做一个温暖、有爱的人。
因为上学地点的变化,我们搬过两次家,每到一个新的环境,我都会雷打不动为孩子打造两个角落,一个是玩具区,另一个便是读书角,玩具区自不必说,一定是她最喜欢的地方,而读书角,则是我们家长特意为孩子打造,引导孩子爱上阅读的好办法,而事实也证明,这个方法确实有效。
所处的环境能决定其中的人日常的习惯,正所谓“久居兰室不闻其香,久居鲍市不闻其臭”,当书的陪伴成为一种习惯,阅读的习惯也便顺其自然成为孩子的习惯。这也是我能想到最实惠、奏效的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好办法。
2、带着问题去阅读
问题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思维,启动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
我在亲子阅读过程的各个阶段会尝试精心设置一些"悬念",以创设"问题情境"。
通常,我陪孩子读一本书的时候,会很慢地把封皮和扉页上的书名念一次,然后问她,猜猜这本书讲的是什么故事呢?这时候孩子会有他自己的想象和问题,有了问题,就想知道答案到底是什么,自然兴趣便来了。如果过程中她开始走神了,我会用夸张的语气和动作,用一些问题把她成功地“勾引”到书本中。
通过长时间的实践观察,这个方法能很好地让孩子长时间地专注在绘本中,激发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的好奇欲望,达到高效阅读的效果。
3、不要带着目的去阅读
在陪伴学龄前的儿童阅读时,我不建议带着很“功利”的目的去阅读,比如希望孩子从这本书中获得什么知识,知道什么道理,总结什么思想。
这种思想,对于孩子的不良影响是:孩子是很敏感的,当我们带着目的去阅读的时候,孩子会感受到压力。对家长的不良影响是,带着目的,家长也是有压力的,当孩子达不到家长想要的效果时,焦虑会随之而来,一旦有了焦虑的情绪,整个亲子阅读便无可挽救地成为一个负担,坚持下去便也成了天方夜谭了。
阅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通过大量的阅读,沉淀下来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阅读者的。
二、阅读的花样玩法
阅读不是枯燥无味的,尤其是亲子阅读,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具体在阅读中我们怎么“玩”,也显得尤为重要:
1、没有时间阅读?利用睡前时间
我们似乎总是很忙,找不出时间陪伴孩子读书,我的经验是,充分利用睡前时间。
我女儿不喜欢被叫上床乖乖躺着,总是找各种借口磨蹭,这时,我会拿一本她喜欢的绘本,坐在床在,叫一声:"故事时间到咯”,这时,无论她在哪个角落,都会忙不迭地跑过来,乖乖坐在温暖的被窝里,安静地听着我讲故事。阅读能给人一种安静的力量,在或神秘、或搞笑、或暖心的故事中,结束一天的生活,孩子总能安静地入睡。
不过,在这里有个小窍门得告诉大家,我们要控制好时间,因为有的孩子特别喜欢听故事,会不厌其烦地让家长不停地讲,这时候,我们要在开始一个故事前,告诉他,这是最后一个了,听完这个故事就要睡觉了,适时的结束,那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会引导着孩子对阅读越来越产生兴趣。
2、录下每次阅读的声音
我在亲子阅读中,会把每次地阅读录下来,传到“喜马拉雅”APP中。
大部分情况下,是我讲故事录下来,而有的故事,因为讲的次数比较多了,孩子即使不认识字,也能完整地讲一本故事,这时,我会鼓励她把她讲的故事录到网络上,这个和平时的讲故事不太一样,似乎更有一种仪式感:
我们会像真正地做节目一样,设计一段前言,包括她的自我介绍、节目的介绍,引入故事后,她会特意掌握讲述的节奏,尽量不间断,这个我没有对她特殊要求,可能是这种仪式,让她自觉自愿地对自己提高了要求,我想这种自觉自愿便是这个做法带给我们的。
这种方法,大家可以做参考,不只是为了获得点击量,更是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有不同的体验,当然,下一步我将打算与孩子更精心地制作节目,分享给更多喜欢我们讲故事的小朋友们。
3、发挥想象力,自编故事
有了一定阅读量后,我建议可以让孩子开始输出了,有了输出,整个阅读链就完整了。
一个方法是,出三个关键词,即兴编一个自己的故事,这个玩法,我女儿真是乐此不疲,每天关灯后,我俩便开始这个游戏,我出三个词让她讲,她出三个词让我讲,有时候我给她编的故事,她告诉我说,她都要笑翻天了。而她讲的故事,我也基本不会有太多的干预,让她自由发挥,最后我俩会很自然地进行评价和建议,多是正面评价,即使有不太好的地方,我也会用一种正面的方式提给她。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她有个问题,出的关键词,都是家里常见的东西,比方说衣柜、灯等,我便会在玩的过程中,引导她把眼光放在更开阔的环境中,这或许也能无形中开拓她的思路吧,管他呢,总之在这过程中,我们玩得很开心,而且在开心中,锻炼了她的语言和思维组织能力。
另一个方法,将是我下一步要实施的,那就是,与她一起创作自己的绘本,自己编故事,自己绘图、成册,我想,在这个过程中,会锻炼她的创造力,而且,当一本书是自己完成的,那种成就感应该也是其他事情无法比拟的。
其实,阅读中的玩法还有很多,比方说,还能把绘本表演出来,当孩子再大一点,可以与自己的朋友,一起导演一部绘本表演,在培养组织能力、策划能力等方面大有裨益。凡此种种,还需要家长们用心地去发掘、实施。
三、通过阅读,我们收获了什么
虽然说,阅读不是功利的,但却能切切实实带给我们很多好处。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养着我们。
1、成为一个有爱的人
人生在世,无非几十载春秋,儿时成长,中年养家,老年沧桑,如何让这无趣的人生变得有色彩,非爱莫属,关于这个话题,有些大,在此不做展开。
回归到阅读中,书里的世界,远比生活中来得更丰富。生活无非柴米油盐,了解周围几个人的事情,而在儿童绘本中,孩子能见识到更大的世界,产生更丰富的情感——有时候会与故事中的人物感同身受,也能学会接受不同的人的特点。
2、成为一个会寻求答案的人
有多少人,活了一世,却混混沌沌,像一株浮萍随风摇摆。
不可否认,人生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问题,谁都是第一次做人,第一次面对一种问题,大部分不知道如何解决,比方说,我们第一次做父母,不知道如何做父母,第一次当妻子,不知道如何当妻子,第一次演讲,不知道如何演讲。这时,阅读前辈或者专家的书籍能给我们答案,但能有多少人会想到从书本中寻求答案呢?有多少人是深处问题的深渊却不自知?
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便会知道阅读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他看了什么书,还在于他从中获得了一种利用书本寻找答案的途径和习惯,获得了一种在阅读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3、成为一个能静下来的人
人生需要静心,尤其在未来难免的困境中、不安中,需要一种安静力去支撑一个人走过一段孤独难挨的岁月,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我们都清楚,我们不可能陪孩子走一生,我们能送给他们的,是一种技能。而阅读,最能使人安静,并从中获得力量,助人走出迷茫。
那是一种沉淀的力量,而这份沉淀,可以让亲子阅读做基底,相信越早奠基,基底越扎实,就像一座金字塔,塔尖的高度,取决于底座的宽度。
以上,便是我的苦口婆心,希望以自己的经验,唤醒各位家长陪伴亲子阅读的心,让这种不需要很多钱、很简单的方式,助每个孩子,能有一个温暖的、有爱的童年回忆,并以此滋养一生,成为更好的人,传承下去,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