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本书《真爱遗事:中国现代爱情观的形成》

《真爱遗事:中国现代爱情观的形成》是一部跨越明末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爱情考古”之作。作者潘翎以汤显祖《牡丹亭》的古典情感到张爱玲《五四遗事》的苍凉叙事为坐标,把文人的日记、书信、小说、译作等私人与公共文本当作探针,层层剥开“爱情”一词如何在1908年首次现身《辞源》、1931年才拥有独立词条的语词史,进而揭示它怎样从传统的“情”中被剥离,并在西方浪漫主义、心理学与社会理论的冲击下,与“自由恋爱”“一夫一妻”等新概念焊接,最终塑成现代中国人所熟悉的浪漫想象。书中既写到徐志摩、郁达夫、丁玲等名人如何在包办婚姻与自由恋爱间挣扎,也写到普通青年把雪莱的诗句夹在衣襟里、在西湖小船上朗读的微小瞬间;它说明“爱情”并非自古有之,而是在东西观念的碰撞、个人情感的觉醒与社会结构的剧变中被发明、被实践、被争论,最终成为现代人情感生活的底色。

• 出版时间 / 机构:2025 年 3 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精装,416 页,ISBN 978-7-5598-7680-5) 。 

• 作者:潘翎(Lynn Pan,1945–2024)。生于上海,后移居香港;伦敦大学学士、剑桥大学心理学研究生。曾任职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剑桥大学,长期聚焦上海与海外华人主题,代表作包括《上海沧桑一百年》《炎黄子孙——海外华人的故事》等,1991 年获马丁·路德·金纪念奖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