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语出司马迁,是司马迁评价“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不听朱英劝告而遭杀害的典故。
当时,黄歇辅佐顷襄王和考烈王,名动天下。考烈王无子,赵人李园欲献其妹给考烈王而不得,遂献于春申君。不久之后,李园的妹妹怀孕,为黄歇生下一女儿,李园兄妹又共同谋划,说服春申君将其妹献给了楚王,不久后即生子并立为太子。李园怕春申君泄密,意欲灭口,家臣朱英看出了对方的狼子野心,奉劝春申君先下手为强,可是春申君却不以为然。十七天之后,楚王驾崩,李园借机屠杀了春申君全家。
原文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春申君列传》:“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春申君失朱英之谓邪?”
意思是说:应当决断而不决断,就会产生祸乱,行事要当机立断,否则贻害无穷。
当代许多人,把这句话拿来奉劝一些没有好结果爱情或是一些复杂的关系。
昨晚看了刘同的《向着光亮那方》,也明白了自己纠结了将近四个月的问题,也正如朋友劝告的那样:“何必为了一个这样的人,把自己变得人不人,鬼不鬼;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其实,当朋友这样劝告我的时候,我都还在顾忌着旧情,思考着要不要再对她抱有期望。
昨晚以及朋友的劝告,在今天得到了证实。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有些问题只要自己静下来观察,那些拙劣的蛛丝马迹以前可能是瞎了吧。
不该抱有的期望,不要有;不该认真对待的人,不要有;不该深交的人,不要有。
擅自对别人抱有期待,再擅自失望,是最自私的一种自私。(by Chaoint)
刘同在《向着光亮那方》中提到:最近才明白, 并不是你需要我的时候,我不在;而是你需要人陪的时候,我不在。你需要的只是用陪伴填补空白,而我需要的只是你。
当双方需求不对等时,就会有矛盾。有些人会选择通过沟通去解决矛盾,有些人会选择挤入别人的朋友圈来逃避现实,有些人会选择“就这样”的态度……
儿时一起爬过山、一起抓过螃蟹、一起在池塘里玩耍的伙伴,现在都不知道去哪儿了。我离开了那个小村庄,后来那个村庄改革,许多土地、田地变成了柏油公路,村里也只剩下老人和小孩。
看过刘同的文字,我觉得很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真诚流动着的情感,那种感情能直达心底。我没有他的那些经历,我对于离别本身也是后知后觉,我只会在彻底失去一个人的消息的时候才会幡然醒悟——原来已经离开这么久了。
我的文字有时候只是为了发泄一下内心的不快或者喜悦,不是很喜欢让人来窥探自己的内心,但又想有个人能懂我。人生来就有一种害怕被孤立的恐惧,所以会有交友这一行为,一个人真正的孤独的时候,是自己与世界的对抗,更是自己与自己的战争。
刘同提到的“我们 成为什么样的人很重要,但我们如何对待不同的人更重要”这句话我很赞同,去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别被这路上的过客给绊住了脚。
作者:芹馆 知世故而不世故,擅自嘲而不嘲人,爱人爱己,乐观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