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曾经遇到过偏见、误解的滋味。你长得漂亮,会被认为是“徒有其表,缺乏内在”;你长得丑,会被一些人嘲笑是“内心和外表一样丑陋,不值得信任”;你表达的语速慢,会说你大脑反应迟钝,或者是你小心思太多;你做事果断、雷厉风行,又会被认为“干事毛躁,不沉稳”,被人指手画脚……总之,感觉无论你多么努力,无论你怎么做,都没有办法得到所有人的肯定。我们每个人不禁感叹:“做人好难啊!”
心理学上说,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人们在决策、判断的过程中总是会存在多种不理性的模式,因此我们经常会犯一些逻辑上的错误。实际上,世界上没有绝对理性的人,每一个人都无法保障在一个小时的绝对理性。我们的任何一个决定,无论大小,都会受到认知偏见的严重干扰。
偏见的杀伤力是隐形,却也是强大的。曾经有一个来自美国底层社会的犯罪分子,因为对全社会有偏见,做出了诸多危害他人的暴力行为,这是偏见负面影响力极达到端的例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因偏见而导致的问题非常普遍。
比如,男孩子们由于种种道德偏见,不愿与女孩子们竞争。因为女孩战胜男孩是一件令人钦佩的事情,即便输了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男孩战胜了女孩,却被人们嘲讽“一点都不绅士,还和女孩子斗”;倘若男孩输给了女孩,更要被“连女孩子都赢不了,还算什么男子汉”的偏见所鄙视。于是,当面对冲突的时候,男孩子们常常选择隐忍的态度。比如说,如果一个游戏变成女孩子们的游戏时,男孩子们就会自动离开。
这种偏见所引发的后果,在大学和各大教育机构所呈现出来的事实更是糟糕。医学公共管理、心理学和教育学等专业,接近80%的学生都是女性,而这些学科囊括的学位占所有学位的四分之一。而这样的差距还在不断增加,照此趋势,15年后的大学校园里大多数专业将几乎都是女性,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而且这对女性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人们很容易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基于自己的世界观、认知等因素,产生更倾向于自己一方的观点。
似乎只有绝对的平等才能消除偏见。但是这个世界永远不可能有绝对的平等。即便可以,人与人之间一旦失去了差异,那么也就失去了奋斗的理由。而一旦所有人都不再奋斗,那么社会也不会进步,社会文明更是不进则退。
虽然是偏见,但也有其存在的理由,不是说我们鼓励偏见,相反,对于不平等的、总是以单一的思维方式去误解别人的偏见,我们坚决反对。任何的事实都应该是客观中立的,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和理解,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说法都是正确合理的。那些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引起社会矛盾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
当我们面对偏见时,首先要认识到并不是只有自己被偏见,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偏见,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如果不能冷静地看待这个问题,那么很多人就会有报复性的想法。
当我们遭受偏见时,一定要冷静下来,认真地考虑一下为什么别人会对你有偏见。如果别人对你的偏见是因为自己的错误,就要及时改正。而如果那些偏见并不是自己的错误,就要勇敢地面对,对偏见说“不”,一定不能让步。
偏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懂得如何理性地应对偏见。总之,冷静面对,就事论事,对恶意偏见要坚决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