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完《浙大公开课-王阳明心学》,感觉对王阳明心学的理解又加深了。 王阳明,一个从小叛逆到大,但是一直立志于圣人的小孩,经历了生死的考验,于龙场悟道,创造了阳明心学,建立了赫赫的军功,最终以“我心光明,夫复何言。”结束了自己的伟大一生。然而之前读的《王阳明》一书概括起来,充其量仅仅只是对他的一生的事迹的概述罢了,但是董平教授此次的公开课确是对其思想的叙述与讲解,同时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幽默有趣,但又直至要害,这一点也是我非常喜欢的。由于王阳明的思想分为几个部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这次我们介绍第一个部分:心即理。稍后会将三个部分都介绍完。这三篇也算是对王阳明心学的学习的一个圆满落幕吧。
1.理是什么?理在哪?
说起理,必然要从宋朝讲起。理学不仅有朱熹理学,还分为陆九渊一派的心学、浙东学派的历史哲学。每一个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但是这里我们着重讲朱熹理学,和陆九渊的心学。朱熹理学在致知方面强调:格物。格尽天下万物,方能悟得天地至理。可见朱熹认为理是万物所遵循的规律,理在物上,我们需要穷尽天下万物,才能获得最终得那个理。而在心学中,理仍旧是万物所遵循的规律,但是理不在物上,在心中。所以要反观内心,明白自己内心的本身就可以了。王阳明就是继承了陆九渊的心学,继而更加系统地完善了心学。从这个方面来说,就像王阳明自己说的:“大段是有了,只不过粗了而已”。
2.心即理
在谈心即理之前,我们先要讲讲王阳明小时候格竹子的故事。儿时的王阳明在遍读了朱熹的书籍之后,心想:既然身边的一草一物都蕴含天地至理,那我找个竹子,岂不是可以格出天地之理么?然而格了半天,仍旧没有丝毫进展,这件事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在通过不断地自我探寻,最终在龙场悟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心即我们的本心,是主宰者我们现实生活的精神所在,并非那一团血肉。生活在我眼前错呈现的样子,源于我的内心。好比,如果我的心向善,那么每个人在我眼中都是善的;反之,则每个人都是邪恶的嘴脸。这些都取决于我的内心。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在于总是反观内心,让事物塔最原本的心态体现出来,犹如明镜;而凡夫却只能被自己的私心,欲望所控,本来的明镜却总是灰蒙蒙的,内心的自性也就无法体现。
3.格物与格事
格,即探究事物原本的道理。如何格呢?既然理在物上,那么格物便可致理。所以,朱熹的方法值得我们深思:穷尽身边的事物的道理,但这并不是说让你一个一个的格尽天下之物,反而是通过在一定数量的积累后,从特殊到一般从而把握那最终理的存在。倘若把获得学习,工作中的知识和规律比作追寻理的过程的话,朱熹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一个参考方法,我相信这是值得我们去借鉴的。而格事原本是《大学》中一句话,通过不断的正事,最终达到反观内心,犹如明镜的目的。既然如此,在做每一件是之前,都要用这个心去审视一下,我所做的是不是符合事物原本的道理,是否物各付物,不断地这样下去,我相信终究会抵达圣人之道的彼岸,而这不过在于你是否愿意拥有一颗不投降于私欲的心,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