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孩子在爸爸的带领下如期而至,这是我和他们的第二次相见,少了一些陌生,多了一些熟悉。
坐下后,我问孩子的爸爸是否还记得上次咨询结束时我们所谈到内容,孩子的爸爸告诉我说:“记得。”
“您能具体说说吗?我只所以让您这样做是想让您把上次咨询的收获加以巩固,以便更好地在生活中努力地去做到。现在您说出来的内容,也必定是已经在您的心中牢牢扎下根了。如果有些内容遗忘了,也没有关系,我可以帮助到您加以回忆,以便于今后更好地帮助到孩子更好地成长。”我希望得到孩子爸爸的理解。
“主要内容是孩子做事情时,作为家长我们不包办代替,而是给予鼓励。当孩子出现为难情绪时,作为家长要做到温和而坚定。”孩子的爸爸略加思索后继续说道:“还有一点就是多鼓励他自己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难尽量让他自己想办法来解决。”
“非常好,您基本上都记住了。在最近一周孩子的表现与过去有什么不一样的情况发生吗?”我不但想了解一下咨询后的效果,而且想知道有没有什么新的情况发生,这样就可以在这次咨询中帮助到他们。
“孩子的表现很好,没有之前那么闹腾了,做起事情来坚持的时间长一些了,能坐得住了。”看到他讲述时的喜悦,我感受到了他对孩子的表现是比较满意的。
我告诉他:“上次咨询结束后,根据孩子所画的最后一个人物,我进行了‘绘人智能筛查’采用比率智商的计算方法,得出孩子的智商是90,智商的正常范围值是‘90——109’,这说明您的孩子的智商是正常的。”说完,我看到了孩子爸爸的表情——平静。这说明关于智商问题,孩子的爸爸放心了。
“针对上次的咨询,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我们今天来仔细地看一看,探究一下背后隐含的意义,希望它能带给我们一些启发。另外,根据上次咨询中孩子呈现出的遇到困难会退缩这一情况,我们需要看到在困难面前自己和孩子在心理层面的应对方式是什么,从而发现一些平时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优势和需要努力的方向,为此就需要你和孩子共同创作绘画作品,为下次咨询做一些准备。”我告诉他这次的咨询内容是希望他知道大致的框架,能够做足心理准备。
“好的。”
“上次,当我问到孩子画的人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时,您插了一句话,您还记得吗?”
“记得,我说他不理解,他听不懂。”
我紧接着问他:“不知道您有没有发现,当您说这句话和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孩子的表现和反应?”
“没有留意到。”
“我发现了,当孩子正在思考时,您一插话,孩子的身子往后靠了一下,当您说完‘孩子不理解,听不懂’这句话后,孩子整个人都躺在沙发的靠背上了,不思考了。他为什么有这样的反应,您知道为什么吗?”
孩子的爸爸开始若有所思。
“如果您是孩子,我对您说‘你听不懂,你不理解。’你会有怎样的感受?”我补充道:“心情会怎样?”
“比较难受。”
“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不再思考了,会想可能我真的听不懂,真的不理解。”他说道。
“那您觉得在今后的生活中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您应该怎样做?”我继续问道。
“不去插话,让孩子去面对。”
“当您说孩子听不懂、不理解的时候就是给孩子贴上了一个‘听不懂、不理解‘的标签。贴上了这样的标签后,还子很有可能就真的会成为这样的孩子,并学会了给他人贴标签,不知道您是否相信。”
“第二个细节是您还记得孩子画的那个露着牙齿的人吗?”我边说边把孩子的两幅画呈现在他面前,“你看,这三个人物中,只有第一个人物是露着牙齿的。这意味着孩子在某方面有攻击行为,可能是语言上的攻击,也可能是采用动作对身体进行攻击,还有可能是以沉默的方式进行对抗,但最后一种行为是最具有杀伤力的。不知道您是否还记得孩子的另外一个细节行为——向外喷唾沫,当时被您制止了。”
“记得。”
“露着牙齿的人物画可能与这个喷唾沫的行为有关系,我来问问孩子,看他是怎么说的。”
我拿着这幅画呈现在孩子面前,我问他:“你看,这个小朋友露着牙齿。”
还没等我说完,孩子就说:“他有八颗牙齿。”说完马上又开始往外吐了三次唾沫,只是力度比较小,唾沫没有飞溅到画面上,只是落在了嘴巴周围,下巴上留下的居多。
这让我感到很惊讶,这个细节我真没有注意到,我仔细地数了数,果真是8颗,不多不少。时过一周,他小小的年纪竟然还记忆犹新。这8颗牙齿意味着什么呢?我恍然大悟,可能与他的年龄——8岁有关系。如果这样来理解的话,在孩子的潜意识中他是知道自己的年龄——已经8岁了,是个大朋友了,再结合他的智商(IQ)值90分,可以推断他的退行很有可能与生活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有着巨大的关系,与自己的自然发育关系不大。
“他露着牙齿,在干什么呢?”我继续问道。
孩子痴笑着说:“他在笑。”
“他因为什么在笑呢?”
“我不知道。”
“你可以想想,你会知道的。”
“我想不出来,我不知道。”他身子又往后靠了靠,表现出为难情绪。
我感觉到与孩子的交流有了一些困难,我控制不住想给他多一些引导:“他是因为听到了一个搞笑的故事笑了呢,还是因为看到了有趣的动画片笑了,或者是因为看到了别人笑了,他也笑了呢?”我指着画问他。
孩子依然痴笑着说:“他看了一个搞笑的动画片笑了。”
“你是不是在重复我的话?”我笑着对他说。
“嘻嘻嘻嘻”孩子痴笑得更厉害了,他显得很得意,我觉得我的问话有点失败。
我转过身看到孩子的爸爸在微笑,我问他:“听了我和孩子的谈话,您有什么想说的吗?”
“我觉得您问的那些问题,他可能都答不出来,没想到竟然答出来了。”
孩子爸爸这样的回答,让我感受到当我给孩子提出问题时应该像他的爸爸一样再多一些等待,即使孩子真的答不出来,接下来他的反应也许更具有价值和意义。这是我在接下来的咨询中需要注意并努力做到的。
我继续问孩子的爸爸:“在平时的生活中,孩子也有喷唾沫的行为吗?”
“有。”
“您能说得具体一些吗?比如在什么情况下会有这样的行为。”
“在他生气的时候会吐唾沫,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敢的,都会被大人制止,批评。有时候他很高兴的时候也会吐唾沫,或者动手打。有一次我从外面回来,孩子好几天没见到我了,我一进门,孩子可高兴了就来到我面前动手打我,我不让打,孩子还是非要打。我觉得那是他想偎我,想和亲近。”
“孩子在生气的时候会吐唾沫,在高兴的时候也会吐唾沫,那么他吐唾沫的时候是要表达生气、愤怒呢,还是在表达高兴、兴奋呢?”
“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来他是在表达哪一种情绪。”孩子的爸爸显得很坚定,也很有自信。
“用同一种行为——吐唾沫,来表达两种情绪。如果孩子伤心了、孤独了、害怕了、烦躁了又该用怎样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呢?还是用吐唾沫吗?”
“这个,不好说。”
“如果一个人所有的情绪都用吐唾沫的方式来表达,您会觉得怎样呢?”
“我会感觉他很孤独、很寂寞、很无助、很可怜。”
“作为爸爸给以给孩子做些什么来帮助到他呢?”我继续问道。
“这个,我还没想好。”
“没关系,不着急,您可以回去慢慢想,相信您一定会有办法帮助到孩子。下一次我们见面的时候我们可以来交流。关于上次咨询中的一些细节我们就聊到这里,接下来邀请您和孩子来画画,画雨中人。”
我给了他们父子俩每人一张纸,为了避免孩子模仿爸爸的画而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我让他俩分开一定的距离。
孩子边画边说:“爸爸肯定不会画,爸爸肯定画不好。”这话听起来好熟悉,对了,是爸爸说过类似的话:“他听不懂,他不理解。”由此更让我感觉到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巨大,当父母否定孩子的时候,孩子就学会了否定父母;当父母给孩子贴标签的时候,孩子也学会了给父母贴标签,这才是一个8岁的孩子。
我注视这着孩子,看到他先画了一把伞,然后画了一个人,这个人画了一半,突然他惊讶地不满意地说:“啊!眼睛画偏了,啊!人画得太大了!”于是就把纸翻过来,在背面接着画。这一修正的过程实际上正是孩子绘画时在自我层面的修复、疗愈的过程,这也正是绘画艺术治疗的魅力所在——绘画本身就有一定的自我疗愈功能。
在第二次绘画的过程中孩子边画边自言自语说着所画的内容,突然学校的铃声响起来了,孩子问道:“这是什么声音?是下课还是上课铃声?”
“上课铃声。”我回答他,但又马上意识到这是外界的干扰,我这样的回答则是干扰中又叠加的干扰,不利于绘画。
过了一会儿,又听见眼保健操的音乐响起,于是他又问:“这是什么声音?”我告诉他:“等你画完了,我再告诉你,现在请你好好画画好吗。”
“我知道这是眼保健操的声音。”说完他嘿嘿一笑,然后继续画他的画。
我意识到他这是在逗我,感觉到我在解决外界的干扰这一问题时,自己显得有点苍白无力。
孩子的《雨中人》画好了,颜色比较丰富。
孩子爸爸的绘画作品也完成了,画面上只有一种颜色。
父子俩各自画完后,我邀请他们在同一张纸上画雨中人,不能有任何的语言交流,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孩子在纸上先画,孩子的爸爸拿着笔在一旁看着,他俩拿的都是黑色的水彩笔。只见孩子先画了一座楼房,然后画了一个太阳。我感到纳闷,问道:“这是雨中人么?”
“雨中人啊!我以为让自己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呢?”说完就又拿了一张纸开始作画。
看来孩子只记住了我的后半句话,这提醒我在绘画前要核实来访者是否听清了我的要求,并且有必要让其重复绘画要求。
接下来,孩子画了伞、人物、云、雨滴、闪电。爸爸添加了绿色的雨滴、绿树、绿草、粉色的花。我看到爸爸在伞上画了一笔绿色的线,马上被孩子用黑色的笔涂盖住了。从绘画的力度上来看,孩子的这一动作是有意而为,不知作为孩子的爸爸当时作何感想,这一点需要在下次咨询中作为一个重点进行核实。
在画雨时,孩子很清晰地说道:“爸爸,你来涂雨。“当孩子看到爸爸用灰色涂雨滴时说:“爸爸,雨应该是蓝色的才对。”爸爸严格遵照我的要求继续作画,没有回答孩子。
《雨中人》创作完成了,孩子左手拿起画随手就那么一甩,甩到了我面前:“画好了!”那动作好潇洒,好娴熟,仿佛在说:“这有什么难的,画完了吧!” 我感受到的是他的不屑一顾,难道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是这样的吗?这是孩子的真实自我的呈现吗?是什么让他这么有力量?能从作品中捕捉到一些线索吗?我拭目以待,期待着他们的解读。
在这一创作过程中,让我感觉到孩子倒像个大人,而爸爸却像个孩子;尤其是给雨滴涂色的过程更让我意识到孩子并不是理解能力低,而是他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只不过与大人的不同罢了。这里面没有谁对谁错,谁是谁非。的确是啊!谁规定了雨必须是蓝色或者是灰色的呢?其实雨任何颜色都可以,也可以没有任何颜色,之所以有不同的颜色,那是因为画雨的人不同。是啊,孩子有孩子的缤纷世界,大人有大人的精彩空间,如果总是用大人的眼光来看孩子,肯定做不到理解孩子,更读不懂孩子。
我恍然大悟:孩子,你为什么长不大?原来是“我”读不懂你,那个听不懂、不理解的人是“我”。
2017年12月29日星期五凌晨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