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山祭

/蒙山樵夫

学生时代读中国现代文学史,曾一度迷恋徐志摩的诗歌,对这位生气勃勃、才华四射、率真善良、执着于自由、美和艺术的翩翩诗人,几乎到了膜拜的程度。一想到他的青春而殇、魂留开山不由唏嘘扼腕。当时就曾有一个心愿,到志摩魂归之所,去祭奠这位永远年轻的诗人。没想到,这一心愿竟然随时光行走了30年。


2017年12月2日,北风凛冽的上午,我们从入住的长清大学城女子学院宾馆出发,步行1500米,来到开山脚下。所谓“开山”,因当地有村曰”开山“”而得名,当地人还是习惯称之为北大山。山并不高,海拔才330米,但是山顶向下陡然而下。山脚下,还是施工的场地。从山脚望去,山顶是裸露的石头,没有树木,连普通的灌木也没有,看来山上缺少土壤。山脚下至半山的地方,是葱郁的柏树。


在女子学院读书的侄女做我们的向导,从一条小径蜿蜒而上,没走多远,这丫头一再提醒我们,有一块石头一定格外注意。当时,我还纳闷,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的呢?莫非是天降巨型陨石?正想着,丫头喊一句:“快看,就是这里!”我看过去,一块半尺长的石块,写了几个红字“徐志摩”,下一行一个箭头标注上山。看字体比较粗糙,好像就近找一块石头,随意写上的。也可能是曾经来此地的好心游客为之。




还真的应该感谢这一石块,沿这石块,穿过一条曲曲弯弯的小径,小径被密密的松柏遮挡着,没走多远,就看到半山坡一块空地,两块石碑。一块石碑上赫然刻着“徐志摩纪念公园”,另一块石碑刻着“志摩,家乡人民怀念你”。石碑前有祭奠的鲜花,看来应该是常有人来到这里祭拜。正当我凝眸这石碑之时,一队青年学生来到这里,其中一男孩说道:“我带了巧克力。”另外两个女孩,则是献上鲜花。



站立石碑前,我想起86年前的那个迷雾的冬天,如同听到那个“济南号”邮政班机,在迷雾中撞向山顶的轰然巨响,如同看到在撞向山顶又滚落在这半山腰的飞机残骸和诗人的遗体。朔风劲吹,站不能立,我不能自已,我总也不能将那个风流倜傥的抒情诗人与这两块寒风中冰冷的石碑联系起来。我们在石碑前鞠躬、祭拜,心中默念着志摩的诗句,献上我们深沉的怀念。



朔风劲吹,松涛轰鸣,突然想起在志摩走后两周年林徽因写给他的诗《别丢掉》。

别丢掉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 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一样是月明,

一样是隔山灯火,

满天的星,

只使人不见,

梦似的挂起,

你问黑夜要回

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着

有那回音!

二十一年夏

(林徽因《别丢掉》,载一九三六年三月十五日《大公报·文艺副刊》)

这位多情的江南才子,这位多情的诗人,这位一生都在追求者美、自由和爱的纯情的青年,他以他的诗篇所特有的气质和魅力,以他对艺术和美的痴恋,以他的善良和愚诚,以他一生都在追求自由的灵魂,让自己的生命定格于35岁,让多少人热爱他的人,为他的早逝扼腕。

在这冰冷的季节里,朔风在哀号;在这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松涛在低鸣。好像一个孤寂的灵魂还在冷冷的石上,任凭朔风摇动着山顶。

一生都在追求自由的诗人,从这里获得了自由;一生都在追求美的诗人,给了这贫瘠的北方的山谷里带来了诗韵之美;一生都在追求的爱的诗人,为爱而生,也为爱而逝。

空旷的山谷里,忽又想起悠远的来自久远的时空里的幽幽挽歌:

一样是月明,

一样是隔山灯火,

满天的星,

只使人不见,

梦似的挂起,

你问黑夜要回

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着

有那回音!

(草于2017123日晚)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郦道元的《三峡》(选自《水经注》)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只用不到区区200字的篇幅,描写了三峡壮丽秀美的自然风貌。...
    米音儿阅读 528评论 0 0
  • 01 公司的书友会成立了,取了一个很儒雅的名字——枰栌悦社。枰栌是个很古老的词,大意是银杏的意思,这和公司道边的银...
    bd33eb86e1f9阅读 593评论 1 3
  • 先附上效果图 底部导航栏 以前用过LinearLayout+Fragment和TabHost+Activity,感...
    沿路旅程如歌蜕变阅读 805评论 0 3
  • 我不吃桃子,因为我吃它会过敏,甚至拿着桃子,我心里都会怯怯的。 随着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养生也越来越重视了,...
    云中飘舞阅读 549评论 16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