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尼迪凯特·凯里依据科研成果,总结一套颠覆我们传统认知的学习方法。在书中,作者首先向我们展示了大脑学习的运作原理。在我们的大脑中,用来学习和记忆的核心部位是:內嗅皮层、海马和新皮层;內嗅皮层类似于过滤器,过滤涌入大脑的信息;海马是构筑新记忆的地方,负责显意识记忆(譬如:历史课、几何课学到的东西),而潜意识记忆(动作技能的学习,例如复习足球场上、体操房的训练)却并不依赖海马进行记忆。研究虽然表明,左脑是语言控制中心,右脑是艺术大师,处理空间与视觉的行家,左右脑虽属于各自独立的体系,但左右脑必须密切合作,恰如正副两名飞行员,带着整体意识,统筹一切。大脑不仅是一台解释器,更是一位编故事的专家。用科学家的话来说,就是用我们的记忆来改变我们的记忆。
在生活学习中,遗忘总是让人唏嘘苦恼。作者指出遗忘也是有A正面作用的:其一“垃圾信息过滤”,它帮助大脑专注于某一件事。让该出现的信息出现于脑海;其二正常的遗忘很像我们的肌肉锻炼,先损耗,后增长,有助于继续学习,也就是作者所说的“遗忘式学习”。这种学习有两个法则,一是任何记忆都具备两种能力,即存储能力与提取能力;二是“必要难度”原则:提取某项记忆的时候越是大费力气,得到之后,该项记忆的提取能力以及储存能力就飙升得越高,学得越扎实。在我们得学习中,学习在最初得几天会增加,哪怕没有做过任何的复习;而记忆的逐渐消弭,平均在第4天之后开始;一个人回忆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时所用的材料。
如何增强记忆,怎样才能记住新东西?学习的关键在于让记忆保持长久,而加深记忆的诀窍却并不同于我们一贯保持的“好习惯”。多换几个学习场所(不同的学习空间、不同的学习时间段),大大提高记忆力;拉开时间间隔,化整为零才能记得持久,分散式学习能让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最佳复习时间间隔,也与距离考试的时间间隔按比例递减(详见P101-105);利用无知的潜在价值———先考试后学习,这样有助于学生在最后的期末考试时,针对预考过的内容做出更好的应答。把学过的东西自己能够表达出来,是一种更高效的学习方式。
那么如何解答生活与工作中遇到的复杂问题呢?英国教育家沃拉斯把一步步内在历程称为一个个“抓取步骤”:第一步准备期,第二步孵化期,第三步顿悟期,第四步验证期。孵化期是一段大脑借休息来“恢复体力”阶段,在潜意识中继续进行、低强度的思考阶段,给潜意识一个自己琢磨的机会。那么什么样的休息最有效果呢?第一,放松,听音乐;第二,轻度用脑,网络漫游;第三,高度用脑,写短文或琢磨课题。漫长的孵化中,创造性的飞跃需要渗滤,这是一个长期的,逐渐积累的学习过程,渗滤包括三阶段:第一,面对难题先退下来并惦记它;第二,有意无意地采集数据与资料;第三,听取自己地想法。与此对应,渗滤具有三要素:第一要素,就是打断,越是在关键时刻被打断,记忆越长久;第二要素,激活心中地某个目标,从而调动自己地感知力;第三,有意识地反思。
“交替学习”,混杂在一起让学习地印象更深刻,可以培养大脑地应“辨”力,把既相关又不同的题材混合到一起学习,在设计交替学习方案时,一定要把新的科目或技巧跟学过的、练过,但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复习的内容混合到一起。
利用知觉学习和睡眠让潜意识“自动学习”。知觉学习是主动学习,也是一种自主行为。可以与交替学习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学习模块节奏必须要快;知觉学习根据目标搜集材料,设计模块,快速培养感知直觉。睡眠在本质上一种时间管理与调节,睡眠的主要目的是巩固记忆与学习,调整睡眠可以作为加深学习的一种手段。
小结:希望我们能慢慢放下自己的旧观念,好好运用作者提供的工具,让其成为学习的实用工具,看到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