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曾说,做事不赚钱,那是二逼耍流氓。
为这句“金句”,颇为自得。
三年前,丈夫就跟我说:喜欢写东西,就去写。别总考虑着变现。
我就用“做事不赚钱,是傻缺”来“回敬”他。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问我:你不是说喜欢写东西吗?那就为了喜欢写啊。如果惦记钱,那你不是真的喜欢。
虽然,被他说得哑口无言,但心里还是不服气。
二
所以,每天到时间就点开应用看收益,每到提现时间就慌不迭得把钱攥到手里。
对,常常为了某一天赚得多而欢呼雀跃,当然也会为了哪一天赚得少而特别失落自我怀疑。
患得患失,根本不能沉下心来写东西。只是被收益牵着鼻子走。
接着,欲望越来越大,却没有持续的输入,难有高质量的输出。能力撑不起欲望,就会四处乱逛,迎合着,偷个主题,剽几张图片,“洗”一篇文字。
收益维持住了,可是越发痛苦,越发提不起写东西的兴趣,越发经常怀疑自己,越发常想就此停笔。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总计较某一天的最佳不是我,常恨恨地自责没有拿到万元奖励,刷屏看流量,点击查收益……
整个人都不好了,这就是短视的弊端。
三
前两天,住到国际金融中心的隔壁,楼下停着劳斯莱斯和宾利。
我说:“尼玛,我什么时候才能开莱斯莱斯,等得我好心急!”
在长安街上走走停停,在故宫,跟一个菲律宾人问路,让人好气馁。
夜夜睡不好,醒来都是深深的焦虑和自我怀疑。
一路走下来,去读、去看、去听、去思考,才知道,我不满意的不是环境,不是哪个别人,而是不满意自己的做事状态——我竟然用那么多宝贵的时间,只换来一点小钱这种最廉价的东西,而没有好好经营自己,去达到自己最想要的样子。
如果追溯这种心态,大抵可以说成是骨子里的“小农意识”,什么事情都要当即见利,不想长远影响,不顾整体格局。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如果安慰自己“洗”文是能力,但剽来偷来凑来的那些东西,会是职业生涯的污点,无法洗涤。
谢天谢地,事不过三,及时收手了。
四
通过编辑推荐,看到了去年的茶,通过各方查询,大体拼凑出他的履历。
暂且不写对他的猜测,只说读他文字的感觉——厚积薄发,牛刀小试。
淡淡的,却尽显功力。不是罗列,不是炫才,不涉名利,只是写。
他说,没有技巧,只是不闻不问,埋头读了几年经典而已。
原来,才华就像不断有人去方便的屎坑,满了会自己向外涌(原谅我这么“下三滥”,哈哈,应该高端一点,说动脉破裂,鲜血喷涌)。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五
某天半夜,突然醒来,一本正经跟给我修复电脑的丈夫说:“我要开始我的两年之约了。”
他抱了抱我。
可能他很欣慰,我终于不再固执得去反对他说的“只为喜欢去做”了。“斗争”了三年,我认输了。
想来,现阶段是以后生命中最好的阶段,只陪孩子陷入天真,没有丈夫在旁边念叨分散精力,没有公婆亲朋等杂事所累,不用为钱皱眉,也不用看谁嘴脸仰人鼻息,心智最成熟,体力最好的时期。
如果这么好的时机,只是用来换了些钱,真是“二逼耍流氓”了。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六
接下来,社群禁言、限制手机、选购经典、读录评写。除了孩子,除了读写,再没有其他值得耗费精力。
借用几句别人的话:
1、无条件读书的人才是最有价值的人,读书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2、广博的见识和井然的逻辑是可以刻意练习的;
3、最重要的不是与人攀比,而是培养自身实力;
4、远离认为读书无用和不读书的人;
5、不要怕结交优秀的人,这样也好,会促使自己不停奔跑;
6、脑袋里有一个书架和脑袋里有一座图书馆的人,必然不同;
7、单纯把书做兴趣,那和看电视、打游戏没啥区别,走出舒适区,应用各种技巧和手段,磨砺自己。
好了,在只有我一个人的会议上,我宣布,2017年9月15日,我的“2年之约”开始啦。
你不妨也给自己开个这样的会。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