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我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很多老板明明比十年前更努力,却更迷茫、更焦虑、更累。
之前遇到一个老板,他说的话我印象特别深。他说:“十年前,我躺着赚钱。五年前,我跑着赚钱。现在呢?我跪着都不一定赚到钱。”说完他自己都笑了,但笑里那种苦涩,你一听就懂。
我问他:到底难在哪?他说了三个字:没感觉、没利润、没队伍。
你会发现,现在很多老板的状态都差不多:努力也没方向;竞争越来越狠;员工越来越不好带。
这不是个体问题,是时代在变。过去的十几年,是“增量时代”。市场往上走,需求每年涨,你只要肯干、动作快,基本都能吃到一口。
当年你开个店、做点渠道、做个地产配套,搞个关系,钱就自己往你兜里跑。你辛苦一点、跑得勤一点,甚至还能年年翻倍增长。增量时代最容易让人误会的一件事,就是以为自己很厉害。
但时代转到现在,彻底变成“存量时代”。市场不长了,有些领域甚至在缩。蛋糕不变大了,你吃一口别人就少一口。过去那套“跟着行情走”的方式不管用了。很多老板突然不知道往哪走了,这不是他的错,是时代的路变窄了。
最残酷的一句话是——昨天让你成功的原因,很可能就是明天让你失败的根源。
为什么?因为你过去靠的是“趋势”;现在必须靠“判断”。靠“红利”成功的是运气;靠“方向”活下来才是实力。过去那种“看到别人做什么你也跟着做”的习惯,现在不会让你成功,只会让你死在同质化里。
你看今天那些老板常见的痛点,表面看五花八门,实际上指向一个共同的问题:团队没有激情、人才留不住、能干的人不好管、制度越多越没人服气、分配不均合伙人散了、老板越来越孤独、每天救火、公司没有突破口……
这些看似完全不同的问题,本质都源自同一个地方:企业没有清晰战略。
没有战略会发生什么?团队不知道方向,所以没有主人翁精神;制度和人性冲突,所以大家越来越自私;高手不服气,因为看不懂公司要去哪;员工跑路,因为别人给的未来比你清晰;组织越大越乱,因为每个人都在凭感觉做事;老板越来越累,因为所有人都在等你来拍板;公司越做越像“拼命挣扎”,越做越累。
过去老板之所以不用做战略,是因为“不做也能赚钱”。但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你会发现那些越来越迷茫的老板,普遍有三个特征:第一,对未来没有判断。第二,把目标当战略。第三,过去靠运气,现在靠判断却判断不出来。
所以很多人常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其实不是计划跟不上,而是你根本没有“方向上的计划”。
当一个企业开始做战略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第一,你能看到行业未来五年的走向,你不再靠猜。
第二,你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忙不是救火,而是推进。
第三,所有项目之间有逻辑关联,不再碎片化。
第四,任务能分解到月、到周,不再靠喊口号。
第五,检查和纠偏变得容易,组织效率自然就上来了。
最终,你从被动变主动,从焦虑变笃定。
很多老板以为自己累,是因为事情多。其实不是,是因为“变量太多”。没有战略,所有事情都是变量;有了战略,该变的不变,不该变的也清晰。
有一次,一个老板私下对我说:“我在员工面前不能露怂,可我每天都在硬撑。”我特别理解。
员工只看得到你轻松的一面,但他们看不到——你正在面对行业风险、现金流、人才流失、竞争压力、方向选择,每一个都能压垮一个普通人。而战略,就是减少变量,把不确定变成确定,把混乱变成秩序。做战略不是因为你要变成“专家”,而是为了让自己别被时代拖着走。
而战略不是做一次,而是每年做、每年滚动调整。第一年误差可能很大;第二年就小一些;第三年更精准;三年后,你对行业、对组织、对人的判断会越来越准。
那种感觉是什么?是你终于不用每天瞎忙了。是你知道自己每一步为什么要走。是你知道未来五年怎么赢。是你终于从“救火队长”变成“掌舵的人”。
时代已经不一样了。靠勤奋赚钱的时代结束了,靠选择赚钱的时代开始了。没有战略,你走哪都是弯路;有了战略,你一步慢都能走在别人前面。
这是所有老板需要面对的现实:战略不是锦上添花,而是企业的唯一底层方向感。
方向错了,努力都是内耗。方向对了,每一步都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