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不曾共明月,何处不天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话,一如诗,一句句、一行行,写满叮咛。

不觉然,心敞开了,友情一如一束光悄然飞入,映亮了青春,亦映亮了漫漫长路。

可,你要走了,带走笔墨纸砚,去写一本关于很远很远的故事、或诗。

可惜,故事里无我。

别了,帝都长安;别了,三秦大地,你说。

那日,于高高的城垣,送你。你远去的背影,渐渐飘散在茫茫的旷野、苍山。

或,目送了一千年……

乘着风,穿过朵朵云、片片雾,可,寻不着——你在蜀川的哪个渡口张望、或等候?

一如,我的一再回首。

或许,一如鸥鸟,在宦海浮沉。那,愿做你的桨,即使雨多紧、浪多狂,记着你、我一样。

于知己,天涯,不过咫尺。

于知己,千年,不过须臾。

今,于十字岔口,你、我,拱手相别。莫,如那小儿女,聆听着泪,湿了衣巾。

你说,不曾共明月,何处不天涯?

嗯!

曾,叹高山流水无人听,怎料心与心的遇见,只在一席话,在一杯酒、或茶。

知我者,解,我之心忧。

想,我——此间少年,亦偏爱纵横天下——时而醉里空谈,时而醒时撰写一篇篇传奇,关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你,一样。

一别,经几度流年,或一转身,已一生……


诗,只一个字——“送”也。

首联,对仗工整,“送之地”也,为背景——壮阔辽远的背景;颔联,“送之人”;尾二联,“送之豪情”,尤其颈联奇峰突起,大情怀、大境界出矣。

诗,大开大合,意境旷达,确乎送别诗的经典。

另,五六句,情调豪迈,一扫别离的悲凄,其乐观、豁达、胸襟,给人以升华。

“海内、天涯”,广矣、远矣;“比邻”,近矣,一一对照,情之深重、之永恒,出也。

王勃初唐四杰之一,其一篇骈文《滕王阁序》,即贡献了二三十个成语——今,仍常用的成语。

可叹,其,二十七岁溺水而亡,不然,“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余光中语)”的,或不是李太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