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练英语读的原著,发现许多背过的单词却想不起来什么意思。说明:
- 背单词有用;
- 只背单词无用,还得掌握用法。
这本书脉络很清晰,比较容易读下去。
非暴力沟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NVC)分为两大部分:如何表达和如何倾听。
下面整理第一部分笔记,如何表达。
关注自己的感受
做自己的主人
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
可是,人们广泛使用“不得不”这一短语。例如:“不管你是否喜欢,有些事你不得不做。”显然,这种表达方式淡化了个人责任。
“你让我”是人们常用的另一短语,例如:“你让我伤透了心。”此时,我们的表达方式忽视了我们情感的内在根源。
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
对于国王、沙皇、贵族来说,将臣民训练得具有奴隶般的精神状态符合他们的利益。“不应该”、“应该”和“不得不”这些表达方式特别适合这个目的:人们越是习惯于评定是非,他们也就越倾向于追随权威,来获得正确和错误的标准。一旦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不再是好奴隶和好属下。
敢于表达自己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倾听和表达自己的需要并不容易。一般来说,我们的文化倾向于把个人需要看作是消极的、具有破坏性的。如果一个人公开表达自己的需要,就很可能被看作是自私的。
通过鼓励我们区分观察和评论,认识情感的根源在于个人的需要和想法,并以建设性的语言提出明确的请求,非暴力沟通帮助我们认识社会文化对个体的消极影响。一旦认识到社会文化的局限性,我们就可能突破它的束缚,至少,我们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
分四个步骤: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观察
语法: “我(看、听、想)到XX ……”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
本书被分享最多的一句话: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observing without evaluating is the highest form of human intelligence.)——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J.Krishnamurti)。
例子:
观察是清晰的、理性的,评论是模糊的、感性的。要把话说清楚,别用模糊不清、带有情感色彩的词,让人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感受
语法:“我感到……”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通过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表达感受,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在表达感受时,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此外,非暴力沟通还对表达具体感受的词语与陈述想法、评论以及观点的词语作了区分。
在家庭中,如果家庭成员无法表达情感,那是很悲哀的。西部乡村音乐的代表人物瑞芭·麦克英特尔在她父亲去世后写了一首歌:《我所不知道的最伟大的人》,这首歌引起许多人的共鸣——他们渴望与父亲沟通情感,却又做不到。
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注意区分感受和想法。当我们说“我觉得”,我们常常并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
例子:
想法 | 感受 | 说明 |
---|---|---|
我觉得我吉他弹得不好 | 作为吉他手,我烦透了 | 不要只评价,还要说感受 |
我觉得我被人误解了 | 我感到郁闷 | “被人误解”是揣测他人 |
我觉得你不爱我 | 我很伤心 | “你不爱我”是揣测他人 |
你真可恶 | 我有些烦躁 | “可恶”不是感受,是评价 |
需要
语法: “因为我需要/看重……”
他人的言行也许会激发我们的感受,但并不非我们感受的原因。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
听到难听的话时,我们可以有四种选择:
1)责备自己;
2)指责他人;
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应该把感受和需要联系起来:“我感觉…因为我需要……”,使用以下表达方式时,我们可能就已经忽视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1)只提及相关的事情。“公司海报出现拼写错误使我很生气。”
2)只提及他人的行为。“我生日那天你没打电话,我很伤心。”
3)指责他人。“我很生气,因为老板说话不算数。”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1)“情感的奴隶”——我们认为自己有义务使他人快乐;
(2)“面目可憎”时期——此时,我们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3)“生活的主人”——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与此同时,我们还认识到,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例子:
感受 | 感受+需要 |
---|---|
你昨晚没来让我很失望 | 你昨晚没来,我很失望,因为我想与你聊天 |
他们取消了合同令我恼火 | 他们取消了合同,我感到恼火,因为我感到自己责任重大 |
你得奖了,我很高兴 | 你得奖了,我很高兴,因为我希望你能得到公司的赏识 |
请求
语法: “你是否愿意……?”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是请求。我们告诉人们,为了改善生活,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
清楚具体地表达请求:
在发言时,我们将自己想要的回应讲得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回应。由于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与别人的理解有可能不一致,有时,我们需要请求他人的反馈。特别是在集体讨论中发言时,我们需要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期待。否则,讨论可能只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
请求反馈:
一般来说,我们关心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方面:
1)对方此时此刻的感受。“听我说这些,你的心情怎么样?”然后,我们可以进一步问:“为什么呢?”
2)对方正在想什么。“我想请你谈谈我的建议是否有可行性。如果不太可行,根据你的判断,哪些因素会妨碍建议的实施呢?”
3)对方是否接受我们的请求。“我想知道,你是否同意将会议时间推迟一周?”
第一次请求他人给我们这样的反馈时,我们也许会有点不自然。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很少提出这种请求。在强调这样做的重要性时,我常听到人们表达保留意见。他们担心,有的人也许会说“难道我是聋子?”或者“不要在我这里卖弄你的沟通技巧”。为了避免这种反应,我们可以先解释我们的目的——我们是为了了解我们是否已经把意思说清楚了。然而,如果对方说“我已经明白了,我没有那么蠢!”那么,我们可以体会他的感受和需要,并表达对他的尊重及我们的需要。
区分请求和命令:
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杰克和他的朋友珍妮说:“我很孤单,希望今晚你能陪我聊聊。”这是请求还是命令呢?现在还不好说。我们需要根据珍妮没有同意时杰克的反应来作出判断。假定她回答说:“杰克,我今天很累。如果你想今晚有人陪你,你去找其他人好不好?”如果杰克接着说:“你这人真自私!”那么,他的提议实际上就是命令。因为他并没有重视珍妮休息的需要,而开始指责她。反之,如果杰克尊重珍妮的感受和需要,那么他所表达的愿望就是请求而非命令。这时,杰克也许会说:“珍妮,你的意思是说,你已经很累了,今晚需要休息?”
别上来就请求。先完成前面的步骤——观察,感受,需要,再提请求:
如果父母问“为什么还不去理发呢”,孩子一般会把它看作是命令或指责。如果父母想避免误解,那么,他们可以先说出感受和需要:“你的头发这么长(观察),我们担心这会影响你的视线,特别是在骑自行车的时候(感受)。去理发好吗(请求)?”
(省略了“需要”。需要是“我想怎样”,请求时“我希望你怎样”。)
用清晰、积极、具体的行动语言提出要求,揭示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把话说清楚,别让人瞎想。例子:
错误方式 | 正确方式 | 说明 |
---|---|---|
我希望你理解我 | 你是否可以告诉我,你认为我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 | “理解”不够清晰 |
我希望你尊重我的个人隐私 | 在进我的房间前,请先敲门好吗 | “尊重我的个人隐私”不够清晰 |
不要再喝酒了 | 你是否可以告诉我,喝酒可以满足你什么需要?是否有别的方式可以满足那些需要 | 应该用积极语态 |
我希望你经常做晚饭 | 我希望你每周一晚上都可以做晚饭 | “经常”不够具体 |
使用NVC四要素
一个完整的例子
女士:“听到你说‘我们应该让私生子女像以前那样见不得人’(观察),我有些担心(感受),因为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乐于助人(需要)。来这里领取食物的人,有些就是‘少女妈妈’(观察),我希望她们能喜欢这里(需要)。你是否愿意告诉我,小莉和她男友进来时,你是什么心情?(请求)”
使用时还应抱着尊重对方的态度
在刚开始运用非暴力沟通时,我们也许会发现,有时我们只是在运用非暴力沟通的表达形式,而忘记了它所服务的目的:
坚持以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与人沟通是很不容易的。对于父母、老师、经理以及其他处于管理位置的人来说,尤其如此。在一次研讨班中,有位母亲和我说:“马歇尔,我回家试过了,但没什么用。”于是,我请她讲讲发生了什么事情。
“回家后,就像上午练习时那样,我表达了感受和需要。我并没有责备孩子。我只是说‘当我看到你没有做你答应做的家务活,我十分失望。因为我希望回家后有个干净整洁的环境’。然后,我提出了请求:我请他立即把房间收拾干净。”
“听起来你已经很清楚地表达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我回答说,“然后呢?”
“他什么都没做。”
“那接下来呢?”我接着问。
“我和他说,像他这样懒惰和不负责任的人是不会有什么前途的。”
我注意到这位女士把请求和命令混为一谈。在她看来,非暴力沟通是否有用取决于她的“请求”是否能得到满足。
不愿倒垃圾的孩子的心声:
“在印象中,如果我没照你说的去做,你就不会尊重我。如果我知道你并不想使唤我,在你叫我时,我会乐于回应你。如果你高高在上,像个盛气凌人的老板,你将会发现,你一头撞在了墙上。当你反复提醒我,你为我做的各种事情,你最好准备再次碰壁!你可以大声抱怨、责骂,但我仍不会去倒垃圾。即使你现在改变方式,我也需要时间忘记不快。”
要真诚对人,才能换来真心对待。
我曾问父亲,在他当老师时是如何管束年龄比他大的学生的。他说,没刻意管,他对学生付出真心,学生也对他报以尊敬。
表达愤怒
在生气时,批评和指责他人都无法真正传达我们的心声。如果想充分表达愤怒,我们就不能归咎于他人,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与批评和指责他人相比,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更有可能使我们的愿望得到满足。
非暴力模式下,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是:
(1)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2)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3)体会自己的需要;(4)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
有时,在第3步和第4步之间,我们需要先倾听他人。在得到倾听和理解之后,他们也就可以静下心来体会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例子:
表达愤怒 | 非暴力表达愤怒 |
---|---|
这太不公平了!她这是种族歧视! | 你走进房间后,和其他人都打了招呼,却没有和我说话,现在你又在议论白种人,注意到这些,我的胃有些不舒适,而且很害怕,因为我很看重平等。我想请你告诉我,听到我说这些,你的感觉怎么样? |
表达感激
如何表达感激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充分表达感激。在表达感激时,我们说出:(1)对我们有益的行为;(2)我们的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3)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三者先后次序并不重要。
例子:
“马歇尔,当你提到这两个观点时,我很欣喜,感到将来有盼头了,我一直在寻找和儿子沟通的办法,这两个观点给我很大的启发。”
接受感激
当别人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对我们的感激时,我们可以与对方一起庆祝生命的美——既不自大,也不假谦虚。
用沟通代替惩罚
惩罚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如果我们威胁他人或实施惩罚,人们常常会产生敌意和抵触心理。这样,彼此的关系将会疏远。同时,惩罚还可能使人忽视事情本身的意义,而把注意力放在不服从的后果上。如果我们试图通过惩罚来使人们认识自己的需要,那么,我们很可能适得其反。
惩罚可能的目的
在使用惩罚性的强制力时,我们希望痛苦能让他们:(1)意识到自己的过错;(2)感到懊悔;(3)改变行为。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惩罚往往加强了对方的敌意和抵触心理,使双方的关系更加疏远。
惩罚的局限
第一个问题,如果我不喜欢他现在的行为,那我希望他怎么做?如果我们只问这个问题,惩罚可能是有效果的,因为威胁或惩罚可以对他人的行为产生影响。然而,通过第二个问题,我希望他基于怎样的原因去做我想要他做的事情?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惩罚的局限性。
例如,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出于爱干净或对父母的关心去打扫房间,指责或威胁显然不太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常见的情形是,孩子打扫房间是为了服从父母的指示(“因为妈妈是这样吩咐的”)——他们也许是为了得到父母的疼爱或避免受到惩罚。我相信,了解别人基于什么样的原因来满足我们的愿望是至关重要的。
多沟通,避免惩罚
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看重每个人选择生活的自由。与此同时,非暴力沟通还强调,我们彼此相互依存,我们的幸福与他人的幸福息息相关。
小结
以前把不顾他人感受的话当耿直,把不合时宜的玩笑当幽默,用言语伤害过最亲爱的人们。出口伤人,难以弥补,我无比后悔。
和家人沟通也是重要一课。我们不会表达,总把话压在心里,从没吵过架,却还不如吵一架。
以后要好好说话。